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财政支持是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财政支持城镇化推进应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必须努力构建公共财政运行体系。城镇化进程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按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调整分配关系和秩序,财政运行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重新构建。具体而言,就是以城镇化经营为目标,重新界定财政职能,将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确定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必须坚持培育以城镇为主体的财源体系。城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区域内经济发展起“火车头”作用。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税收杠杆、筹资便利等优势,支持城镇财源建设。一是巩固壮大现有财源,重点是支持国有企业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能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三是进一步完善对口区域联系制度,加大引进联合力度,广泛对外开展招商引资,牢固树立区域一体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四是努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对财经法律法规监督力度,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财政征管手段,努力营造公平、宽松的竞争环境。
大力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要充分抓住咸宁纳入武汉城市圈、建立武汉后花园的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同时挤出一部分财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支持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为适应城镇的发展要求,财政必须彻底改变观念,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鼓励科教创新,支持其建立一流的设施、一流的装备、培养和吸引一流的人才,逐步形成科技、文化和人才聚集地,成为市场竞争的战略高地和人才储备库。
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保障下岗职工及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要抓紧建立和完善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和保障能力。
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财政管理队伍。面对城镇化和知识化浪潮,财政管理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建立一支“政治合格、清正廉洁、团结开拓、服务兴财”的高素质财政管理队伍,成为驾驭新时期财政经济发展的要务。要加强对干部职工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做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楷摸。要鼓励开展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传输、网络应用等高科技知识和技能,为促进城镇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大明 章金海) (作者单位:咸安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宁敲“当面锣” 不打“背后鼓”
下一篇:
着力提高警察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