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用科技创新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9-19 16:22

○ 余先德 黄新阶

一、更新教育理念,重视校园科技  创新。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往  往被两种思想所羁绊,即是:“无时无  能”论和“无味无关”论。为此,我们充  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报刊等媒介和会  议、参观、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  进行宣传和解说,提升师生对科技创  新的认识,激发大家的创造力,让每  一个学生都自信,不断激发创新想象  力,让学生善于提问题。针对有些同  学不愿思考,不敢参加,也不去动手  的现状,我们在多年的科技创新实践  活动中,总结出“加、减、扩、缩、变、  改、联、学、代、搬、反、定”十二字创  新法,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把生活中“繁杂的变简单、抽象的变  具体、丑陋的变美丽、笨重的变灵巧、  落后的变先进、未知的变已知”,从而  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011 年,我校钱延等 5 位同学根据自  己的研究,对原有的焰色反应实验、  铁的燃烧等常规化学实验进行改进,  使之变得更易于操作、易于成功,形  成的作品“奇妙的火”获全省一等奖  和 2011 国际化学年趣味化学实验设  计大赛三等奖。

二、创新活动方式,落实校园科技  创新。让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充满活  力,就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改进教学  方法。一是高点定位,明确活动目  的。一方面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论辩、  演讲、科技游戏等活动,不断丰富和发  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方面通过组织  学生参与科普作文、科普绘画等科技  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然科学创  新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活  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切实做到  “三个结合”,即全员参与与重点培养  相结合,学生提问与教师选题相结合,  实践操作与逻辑思辨相结合。二是高  质引导,注重活动的效果。既面向全  体,做到“全员参与”,又注重落实,实  行“全程指导”,形成齐抓共管,“全面渗透”的良好局面,激励学生时时、处  处、科科、人人都注重科技创新,参与  科技创新。三是高处发力,提升活动  的档次。既借助专家指导,让活动深  入,又借助激励机制,让活动持久。一  方面将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师工作量  化考核,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和职  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一方面设立“创新  奖”和“学飞奖,奖励在各级各类科技  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获奖的辅导员老  师,以及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传播行动  中获奖的学生。同时,借助宣传媒介,  让活动壮大。近 10 年来,仅省、市级  宣传媒体就先后报道我校学生科技创  新活动达50余次,为校园科技创新活  动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  围。  

三、革新保障机制,推进校园科技  创新。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持久有  开展,离不开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一  是推动操作平台基地化。通过坚持办  好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  节”,立足日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  堂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  创新大赛和科技实践活动等,使各类  科技创新活动,由普及型向扩展型延  伸,既锻炼了学生,又收获了奖励。二  是推动辅导队伍专业化。为引领教师  学业务,修内功,我们通过举办“一师  一优课”、“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让教师展示教学艺  术,提高执教能力的同时,搭建“校际  协作”平台,选送教师外出学习,不断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三是推动学生活  动常态化。既坚持以课堂为阵地,抓  创新活动的普及,又注重以品牌为抓  手,提升创新活动质量,使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创造性品质、创造性实践能力  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以校本课程为  载体,提高创新活动的品味,让学生通  过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养成科学精神  和科学态度。 

 统计显示,自2006 年首次组织学  生参加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  短短十年,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走在  了全省前端。先后有15位学生的6件  作品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二、三等奖,200 多项获省、市青少  年科技创新奖,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  部、教育部等部门嘉奖。学校因此被  评为全省科普示范学校、全省创新示  范学校和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  校,形成了活动育人、科技强校的办学  新特色。 

(作者单位:赤壁市实验中学)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大城市不能成为人口“抽水机”
下一篇: 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推动咸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