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这并没有改变人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人民战争依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世界上近年来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战和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上的需求表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须扎实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质准备,为国防动员潜力快速转化为战争实力创造过硬的条件。
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凝聚军心民心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天下仍然很不太平。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然隐伏着不稳定因素。“台独”势力活动猖獗,祖国统一大业依然面临严重挑战。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应付局部战争的准备,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引导人们居安思危,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自觉做到心系国家安全,支持国防建设。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青少年学生以及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法规教育。把国防教育作为社会教育重点工程,贯穿于民众生活之中,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完善后备兵员储备体系,提高快速动员能力
高技术战争是国防动员潜力的较量,谁的国防动员能力强,谁就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高技术战争中,数量有限的常备军是应付战争的主要力量,但在战争已无明显的前后方界线的情况下,后备兵员一方面要准备快速及时地补充常备军,另一方面将代替常备军直接进行一些作战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可能担负的任务和常备军的配置情况,本着就近就地的原则,进行“定向”储备和预编,建立高效的兵员储备基地,以提高快速动员的能力。具体说来,应注意抓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平时准备要充分。要建立后备兵员数据库,切实掌握后备兵员的数质量和分布情况,努力做到兵员布局合理、编组科学、训练有素。对后备兵员在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训练内容以及补充时间、地点和方式上,要做出科学的计划,保证在需要时能拉得出、补得上、过得硬。二是战时决策要快速。要按照现代作战要求,建立灵敏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决策辅助机制,实现动员指挥的信息化。三是动员程序要简化。要减少指令传递层次,实行多项程序平时展开,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四是统一领导,搞好协同。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好各部门工作,以形成实施快速动员的整体合力。
实行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
“平战结合,军民兼容”,是战争动员的一条重要原则,无论是平时的动员准备,还是战时的动员实施,都要遵循这一原则。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十分注意在经济建设中兼顾国防需求,对工业的布局,能源的开发,电讯设施以及仓库、医院的分布,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制造等,都充分考虑到了战时动员使用问题。如果平时只顾建设不顾战备,战争动员准备不足,就会导致战时被动甚至失败的严重后果。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猛烈轰炸南联盟的主要目标不是重兵集团,而是能够被动员起来用于战争的各种设施,如通信、炼油、电力、机场、道路桥梁等,其目的就是要破坏、削弱及至摧毁对方的动员潜力,使之不能持续进行战争。世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获救我们,平时经济建设中平战结合的水平和军民兼容的程度,与战时能否“打赢”直接相关,对此决不可马虎敷衍。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军需民用技术兼容程度日益提高,我们应当做好对口储备工作,平时把地方准军事性的单位和军地通用行业,如电信、交通航运、医疗卫生、工程技术、汽车加强与维修等专业的人员纳入国防动员储备[FS:PAGE]计划,抓好这些人员的军事“接口”训练,做好快速动员的准备。只有这样,一旦战争来临,国家的国防动员潜力才能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服务。
(金明) (作者单位:咸宁军分区)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着力构建和谐组工信访新机制
下一篇:
浅析人大任免权与党管干部原则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