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桂乡风情 >> 正文

一颗明珠淡复浓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10-07-21 09:25

  通山坳上焦站立着的一座古院落从容地逼近视野,让人不容得惊“啊”一声。迎面站立的门匾“大夫第”写出站立的份量。一样站立的有肃肃家祠、明净正堂,豪华戏楼,前后五重大院,32个天井、84间正偏房。
  院落主人是清朝县令王明璠。据记载,王在清咸未年间历任江西萍湘、上饶两县七品正堂,府第是退官后回乡修建。王明璠以过人眼识在坳上焦创造一个奇迹,留下明清古民建筑中全省规模最大的民宅,今称“楚天第一大夫第”。
  走进府第,重重建筑弥足观瞻,俘获了我的心灵。毫宅以条石奠基,烧砖砌墙到顶,正墙以傍角石、址角石固邦。门头墙壁呈八字,两边雨亭阁前伸。前堂屋无后墙,后堂间无前墙,木制屏风风雅一隔,天地两重。两根木柱直撑后梁,上置横桃一挑,挑起回廊厢房。回廊尺盈,雕纹尚存。琉璃饰脊,青瓦屋面。屋高八米,上有天井,下有通道。天井足丈,上承雨水,下通阴沟。明、清遗存大宅十分讲究布局,王氏府第更为考究,祠堂居中,左府右第分为两边,一重二重五重进,一横二横三横道,中堂设天井,横堂有天漏,前后杂驳,左右相存,打通齐观,相融相济,章法之严谨犹如儒家经典之“龠禾”字。
  王明璠发蒙儒学,发迹科举,在仕勤于政,致仕恭于谦,府第中堂王氏撰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供于祖上的楹联更在强调:“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俭,教子孙两行正道唯读唯耕”。讲的都是传统礼制,做人要领。这还不算,由王明璠亲录的“王家家训”,咸丰庚甲季秋恭到其上,家训云:“孝顺父母,友善兄弟;敬重尊长,和睦族邻;教训子孙,勤耕苦读;谨身节用,循礼守法;安分守已,忍让息讼。”
  欣赏的纯碎忽然被打破,藏匿在砖石中的文化让人振耳发聩。谁都能想像,还乡老臣王明璠在一座府第上费心拨力,们为颐养天年?为造福子孙?或为耀祖扬亲?不管怎么说,王明璠不会想到让今人参观。一切的一切演变成铁定事实,王明璠不经意间成了守住历史、传播文明的使者。
  环绕大夫府第还有一道明水渠,它的功能类似护城河。明水渠的溪水能发出淙淙声,水声扯住耳朵,随地找到一块石头坐下,或翻翻书,或静听姑嫂捣衣的聒扰,那是一种怎样闲适的文化?如今,明渠还在,溪水还流,在满是翠凉的树荫下听流水与蝉吟呼应,用柳条戏弄水中游弋的鱼虾,忽然觉得这明渠分明也是历史的一道脉络。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停留至今,与类似王明璠古民居传承文明分不开,从一定意义讲,古民居给人们的震撼,不仅是古建筑的传奇,更是文化延续的驿站。
  王氏古居已站立四百年,今成文化瑰宝应是真正的站立。清代通山邑人乐文甫《灯竹枝词》写得真好,似乎是对王明璠古宅的预测和预祝:“一颗明珠淡复浓,上蟠下际影重重,毫光放出三千丈,不待春雷起卧龙”。盛世现宝。王明璠古民居的开发,是鄂南文化的大幸。(贾再柏)


作者:liji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诗书之林黄龙山
下一篇: “夜歌”初考

相关新闻

  • 铁海坡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伏波将军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桃花源”里书声朗--谭品腾和他的菜根书院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龙潭河的变迁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从山洞走出的文化之家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茶叶方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茶叶方言(五)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四)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 三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