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桂乡风情 >> 正文

奇妙的咸宁方言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12-03 17:22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简称“鄂南”,语言上属赣方言区。境内语言古朴,语音复杂,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六声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又因咸宁同时受到北方方言和湘方言的影响,所以,各县市区方言的语音,又有程度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一般说来,各地语音特点明显,本地人很容易从语音上分辨出某种方言的县市区所属,除嘉鱼、赤壁外,各县区方言难以相通。因而,有语言学家将咸宁在语言划分上称之为“语言岛”。
  一
  咸宁方言与普通话和武汉话的语音均差异极大,根本不能相通。例如:同样“pínɡ ɡuǒ”这两个读音,普通话指的是“苹果”,而通山方言指的则是“南瓜”;“sǎo jū”在武汉话中意为“苕猪”,在通山方言中说的是“收桔”。
  各地方言中,很多字有“文读”和“白读”的区分,即常言的“表”“白”之分,并存在有音有义无字的情况。以通山方言为例,“夜”字,文读念作“yē”,白读念作“yō”;“屋(念入声)”字,一方面指的是“房子”,同时也表示“烫”,有音有义而无字。最能体现有音有义无字特点的,是咸宁的“哼(念入声)”,日常用于否定表示。
  同时,各地方言又细分为“某某腔”或“某某话”。例如,通山方言分为“兴国腔”和“通山腔”,崇阳方言分为“上厢话”和“下厢话”,并且这种“腔”和“话”可以一直细分下去,直到落脚于某自然村落。“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上屋下屋不同音”的现象,在咸宁十分常见。
  二
  咸宁方言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语音上,常用词汇也有不同。例如,在称谓方面:“父亲”“母亲”,一般称之为“爷”“娘”,也有少数地方分别喊作“爹”或“奶”的;普通话中所指的“姑娘”,各地叫法也不同,常被称作“女伢崽、倒伢崽、女伢、毛伢、扎花的”等等。正因如此,咸宁方言显得杂乱多变,本地人亦有交流不便之感,对于外来者,他们听当地人对话往往如同听“外语”。
  在语法上,咸宁方言也很有特点。总的看来,“把”、“到”、“几”这几个词,在平常句子中有它较特殊的用法。通常,“把”作“给、被、要是”讲,表示三种不同意义。例如:“那支笔,把朋友了”;“那条鱼,把猫吃了”;“这件事,把我早就做完了”。“几”,通常在形容词、动词前作副词用,表示强调,如同“非常”、“很”的意思。如:“今天的天气几好哟”,等等。关于语法,各地方言中的情况不尽相同,这里只是粗略提到而已。
  三
  咸宁方言还有一大特点,即常用语中,至今仍保留着较多的古汉语词汇。例如:“上午、下午”,称作“上昼、下昼”。“白天、夜晚”,称作“日分、夜分”。“气死人、急死人……”,称作“气煞人、急煞人……”。“休息”,称作“歇”。“这、那”,称作“该、彼”。“他、她、它”,均称作“其”。称“老人”为“老者”,称“玩”为“戏”,称“说”为“话”,称“大”为“硕”,称“杀猪”为“解猪”……等等。
  如果我们对这些方言作些考察,不难发现,它为我们从多方面提供了研究当地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依据。例如:称厕所为“东厕(念sī)”或“茅厕”。传统的中国式房屋建筑,通常是“坐北朝南”,厨房建在西边,厕所建在东边,故有“东厕”之称;又因当时主要建筑材料是茅草,所以又称“茅厕”。又如:称妻子为“屋里”。通常,人们称房子为屋,房里为屋里。由于过去封建时代的妇女一般不大出门,多半在家里干些挑花绣朵、操持家务的事情,即所谓“男耕女织”,她们基本上被长期关在房里,过着与外界不大往来的日子,故而,妻子便成了“屋里”的引伸义。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情况,那么,对当地语言的“半文不白”现象,就不会感到奇怪和意外了。假如,我们似乎觉得咸宁方言太文了,将它译成“大众化”的普通话,然后再用方言来念,结果是,在当地人听来,反而显得“文诌诌”的,有几分别扭。可以这样说,“古”和“土”,在当地是合二而一的。如果说“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古”,那么,“现代白话”则意味着“文”与“洋”。(万立煌)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夜歌”初考
下一篇: 脚盆鼓声震古城

相关新闻

  • 铁海坡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伏波将军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桃花源”里书声朗--谭品腾和他的菜根书院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龙潭河的变迁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从山洞走出的文化之家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茶叶方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茶叶方言(五)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四)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 三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