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盆鼓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3-05 09:08
赤壁境内有条河叫陆水河,水量充足,从古到今滋润着两岸良田。据传,大旱年头河水不见枯萎,从未断流。赤壁有一种民间乐器叫脚盆鼓,清脆响亮,从古至今滋润着庄户人的心田。据老一代艺人说,灾难年份鼓声更见豪迈,从不偃息。
民间脚盆鼓大头口蒙上牛皮,牛皮鼓面有阳阳八卦,鼓身象一只木脚盆,打鼓人系一根腰带,彩带上斜插一根弯弯棍,棍头挑着木鼓边,一手扶鼓一手击鼓,鼓点有单点、双点、混合点等。
脚盆鼓兴于三国,说的是曹军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急于荡平东吴八十一州。主帅孙权临危不乱,动员沿江百姓合力抗敌,击鼓摄敌。家家户户以脚盆作鼓身的脚盆鼓,便在赤壁境内诞生了。两军对阵中吴营鼓声大震,曹军一鼓畏,二鼓寒,三鼓胆丧之,大败而归。
脚盆鼓为破曹军保赤壁立下汗马功劳,有了妙传的开始就该有奇妙的延续。惊涛拍岸的赤壁,注定这块地方为强权争夺的要地。三国之后千余年间,莼川大地狼烟四起,战事频繁。兵生于民间存于民间,为鼓励多生养男丁,以满足扩军的需要,脚盆鼓变成了催生的鼓乐。古老的赤壁滩头,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面,谁家生了男丁,报喜和祝贺的脚盆鼓声响彻云霄:姐生崽,妹送糖,两斗糯米折猪羊,三两黄纱织成幅,恭喜贵府添个郎。
脚盆鼓催生将鼓乐融进了生命,一丁一鼓成了赤壁千年的习俗,然而,这带有姓别岐视的鼓乐,并不能为先民带来快乐。在拂去战争硝烟、建设和平家园的日子,脚盆鼓象木脚盆一样回到平民中间,发出和谐的声音,既保留为新生命催生的风俗,又为婚丧嫁娶、集体劳作而鼓乐。据记载,民国十四年,赤壁百日无雨,庄稼人联合起来车水保墒,旱情愈大,鼓声愈响,水车愈欢。旱魔被鼓声驱走,留下的鼓歌在青山绿间回荡:栽田上岸脚打泡,眼望禾苗节节高,久旱无雨心头焦,车来河水把田浇,何日望得谷穗饱……
古风浩荡的赤壁,近代改编了赤壁脚盆舞《喜庆丰年》,集民乐、民歌、民舞之长,让脚盆鼓响彻鄂南,响遍荆楚。(文/贾再柏)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官埠桥
下一篇:
消逝的乡村炊烟
-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