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乡村炊烟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3-01 17:46
邓丽君在一首歌中唱道:“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那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那歌声如行云,似流水,象落花,如乡村炊烟般吹拂过来。每每听到这首歌,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乡村已然消逝的炊烟……
多年前,炊烟无疑是中国乡村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如果说傍晚的炊烟在金色的夕阳余辉下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那么在霭霭晨雾中的炊烟就如乡村一般恬静相配的淡墨山水图。那时,乡村家家户户几乎都烧柴火。记得儿时每次放学后,只要看到自家的烟囱里也在冒烟,就知道母亲在做饭了,准会加快步伐赶回家,正坐在柴灶前往灶里添柴火。每逢假期,便和伙伴们一起上山砍柴,把门前门后堆得满满的。虽然那时乡村的生活环境无法与现在的优越条件比拟,做饭的家人全身弄得黑不溜秋的,老屋也挂满了烟尘,但那千年不断的炊烟总如年迈慈祥的母亲,始终伫立在家门口,等着外出的亲人平安归来……
如今,农村的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生了巨变。柴火渐渐被满是眼孔的黑煤球所代替,柴灶换成了煤炉灶,做饭还用上了电饭煲、电磁炉,有些甚至还用上了节能环保的沼气和液化气。只有轮到年底时,才会重燃柴火,顺便用炊烟熏烤香甜的腊肉。特别是大年夜,从天南地北归来的亲人围坐在炉灶边,家的温暖便漫延开来,让人感到火旺的气息和大年的况味。
现在,乡村的人们大多建起了钢筋水泥混砖结构的新居,干净明亮的厨房里摆放着现代化的液化气灶具,再也难以看到曾经熟悉的炊烟袅袅升起了。于是,只有在记忆深处,不时徐徐升起袅袅的炊烟,让它缓缓地抚平孤寂浮躁的心绪,也牵出对乡村老屋的殷切深情,那朴质敦厚的乡风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就如那缕缕炊烟在心头缭绕,久久不散。
(廖辉军) (作者地址:通山县厦铺镇厦铺村)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脚盆鼓
下一篇:
高 桥
-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