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桥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1-23 08:40
一流悠长的碧水,一段氤氲的诗文,还有那一座座卧波的长虹,都伴着时间的光河,咿呀流至今。淦水河上西河桥的细语渐近渐听。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时任咸宁县令的张时举令人在淦水河上“砌石为基,架木其上,为屋十七间”,这样便有了西河桥的雏形。后来此桥坍圮,“乃造舟为梁,以铁索维之”。到了明熹宗天启甲子年间得以重修,“桥洞有七,石栏杆环列其上,影若卧虹”,人称“虹桥”。晚唐诗人杜牧曾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以“长桥卧波,未去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来精述长桥如龙、复道如虹的美景。那么,当时咸宁这“虹桥”的风姿怕也是美不胜收的吧。不然,何以名列咸宁古代八景之一呢?
清康熙十二年,虹桥不幸被洪水冲毁。十六年之后才修复一新,时名“永安桥”。雍正丙午年再次坍圮,至乾隆十二年复建,改称“宗岳桥”。那年岁贡咸宁籍秀才胡文建曾赋诗盛赞新桥:“古道中分一水流,行人径渡未呼舟。谁将十丈长虹架,能便三千骏马游。洞口桃花吹细雨,山间月色动悠悠。临邛自昔传司马,借问题桥可再否。”
之后的清道光、咸丰年间该桥不断修建,又经民国和解放初期的改建,才有了“西河桥”的名称。该桥也成为咸(宁)羊(楼司)线的主要桥梁。1954年,咸宁遭遇百年未见特大洪水,将该桥的桥亭、桥面冲毁。1956年修复,桥两旁立有“人”字形木架栏杆,桥面可通行汽车。随后,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1966年县人民委员会对该桥予以改建,除桥墩依旧外,桥面与栏杆均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桥长85.55米,宽9.5米,高8.5米,横跨淦水河,气势雄伟。
1976年,为修建环城公路,交通部门又在该桥上游约200米处再建了一座公路桥。因而旧有的西河桥被冠之以“老西河桥”,新建的这座叫“西河二号桥”。西河二号桥仿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样式结构建造,格外壮观,为3墩2孔,属双曲拱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全长116.4米,宽11米,高12.4米。桥两侧留有人行道并设有栏杆。因经过西河二号桥不必于城区内绕道,所以汽车往来如梭,笛鸣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北至武汉、崇阳、通山、通城等市县,南往赤壁、嘉鱼等地。渐渐地,两车道的桥面已不能及时地疏导过往车辆,交通部门又于2003年加固了桥墩,拓宽了桥面,并于四车道的桥中线植绿地、竖路灯,两侧桥栏粉饰一新,装上若干圆球形灯具。夜幕徐落,华灯初上,夜桥的灯火会让人不禁生发一些美丽的遐想:“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而近在桥边的市政新工程桂花广场上,嘉木繁茂,神鸟来仪。风朗月清之时,游人尽兴而来,广场和夜桥都成了流连忘返的好处所。
除了这两座公路桥,淦水河上还有两座铁路桥。一座修于老西河桥下游600米处,因桥两侧铁架栏杆初时用红油漆涂刷,故称“红桥”,又称“老铁路桥”。据说1938年,咸宁沦陷前夕,国民党军队因战略上的需要炸毁过,后经修复。京广铁路改为复线后,红桥已不适用,现桥存路毁,但仍保留作备用桥。另一座建于老西河桥上游80余米处,因属新建,故称“新桥”,又称“新铁路桥”。新桥为4墩5孔,长110米,高12米,双轨,两侧亦有人行道。当京广线上南来北往的列车呼啸而过时,它们带走了飘逸万里的桂香,也该带走了淦水河上西河四桥的惊鸿一瞥呢。
有人说,桥是路的延伸。在历史长河的粼粼波光中,咸宁人民几经磨难,从无到有,从坍圮到重建到扩建,执著地构建着自己的幸福与追求。西河桥,已成为咸宁人民不断铺桥开路、建设和谐新城市的一座独特的丰碑。(李武燕)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鄂南年事
下一篇:
马 桥
-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