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桥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8-10-30 08:53
从武汉市郊南行九十余公里,便到了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
刘家桥,建于明代崇祯三年,架于白泉河上,独孔,拱形,累石而成。桥上盖有廊亭,廊亭内梁,雕有龙凤八卦图,青瓦盖顶。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墙内置有长凳。昔时,桥东头设有炉灶和木制茶桶。一年四季,村民轮番烧茶水,免费供行人饮用。河沿店铺与廊桥形成曲尺形,可供吃、住、购物,热闹非凡。远望刘家廊桥,古柳掩映,白泉反照,有道不尽的诗情画意。正如廊桥上一副对联所云:“水秀山青古道萦纡墨第,峰回路转小桥飞跨刘家。”
刘家桥村因桥得名,是一个聚族而居四个世纪的古村落。据记载,刘家桥村于明代崇祯三年始建,繁衍至今已有十八代了。
相传,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小弟彭城王刘交的第五十三代刘用谋,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在他部下任副总戎。天下平定后,敕封刘用谋镇守岳州。洪武十一年以病告休,在其子刘元牙的陪同下,返乡江西瑞州天宝,途经咸宁不幸卒于白沙,灵柩落放当地包方村,后迁移到刘祠村下葬于此。刘元牙就在刘祠村繁衍生息。至六十代刘伯常,偶尔发现刘家桥四面环山,土地肥沃,一条小河从中流过,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带小儿子刘如鹤来这里兴基创业。始建老屋、下厂(用于竹麻造纸)、鹤皋学校、石拱廊桥。后由刘如鹤二儿子刘世宏分支出来做了上新屋,再由刘世宏的曾孙刘大本分支出来做了下新屋,至清朝道光十三年全部建成。
刘家桥古民居建筑总面积3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740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廊桥和独木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为石拱桥)各一座。刘姓用两座桥和石板路将四处民居及学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老屋依山从下而上成阶梯形建筑,其它则依山傍水而建,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具有明清古庄园建筑特点。屋内,一进几层,石凳、石沟、石天井;堂屋高大,巨梁横跨,雕梁画栋;房房相连,房厢相接,廊道相通,楼道深巷迂回曲折。屋外,青砖到檐,石门、石窗、石板路;青瓦盖顶,垛墙斜伸,门庭严谨,屋宇绵亘,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刘家桥在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有“墨庄世第”之称。祖人刘如鹤(号阴皋)有句家训:“不求富贵在,但愿子孙贤。”他非常重视教育下一代,老屋和下厂建起后,便建了皋鹤学校,供子孙熟读贤书。据初步统计,刘家桥几十户人家,民国前有举人2人,贡生4人,庠生6人,秀才23人。咸丰年间,贡生刘炳元和庠生刘毓华,父子俩熟读经典,知书达理,曾被州府授予《父子明经》扁额。据统计,“文革”前刘家桥存各类扁额50余块,期间被毁四十余块,如今还保存十五块。
刘家桥村历史上过着农耕为主的田园生活。这里民风淳朴,风采独特,至今还存留许多古代用过的工具,如石碾、推砻、纺车、花轿、竹桥;还有犁、耙、风车、水车、石磨、春臼、水臼、吊锅火堂,以及关门床、太师椅、八仙桌、春台桌(书案)等,可谓是一个民俗博物馆。
刘家桥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为一体,蕴含着丰厚的楚南文化特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电影电视导演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先后有《汀泗桥之战》、《汉正街人》、《守望家园》、《桂花嫂》等剧到这里拍摄外景。
跨入新世纪,在咸安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刘家桥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刘家桥已被列入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成为咸宁市和咸安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旅游景点的开发,带动了刘家桥的农家小吃。如今来这的游客和食客络绎不绝,村民生活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正在开发之中的刘家桥,不久将以崭新的姿态,把厚重的历史韵味和现代的文明结晶,一揽无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刘明恒)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乡下婆
下一篇:
咸安的桥
-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