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的桥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8-10-27 08:57
咸安地处江汉平原和幕埠山脉过渡地带,南高北低,高山、丘陵、盆地交错,沟壑、河流、湖泊密布。长久以来,咸安人民把搭桥当作功德之举,将山山水水用桥连成通向美好远方的通途。
咸安素有“千桥之乡”的美誉。咸安的桥,或大、或小,或曲、或伸,或古、或今,千姿百态,遍野飞虹,把大自然妆点得格外壮丽夺目。
桥与日月相伴,桥与山水竞美,桥与美德结缘,桥与道路相连。
咸安共有大小水系30多条,有的急流飞瀑,有的细流潺潺,有的浩瀚如江,如果没有桥,人们将在水一方,寸步难行。
咸安多桥,以桥命名的集镇有20多个,以桥命名的自然村有400多个,真可谓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无桥不成镇。咸安的桥多,关于桥的故事也多,或记人、或叙事、或状物、或写意,每座桥都有不同的历史渊源,每座桥都有特殊的含意。
著名的汀泗桥,建于南宋淳佑年间,距今有75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个名叫丁四、靠打草鞋为生的乡民,省吃俭用50年筹资修建起来的。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当地村民便把这座桥称之为汀泗桥。1926年,北伐军先头部队叶挺独立团在友军和咸宁人民的大力协助下,一举攻克汀泗桥。从此,汀泗桥名扬天下。
107国道边,官埠河上,有座廊桥名叫官埠桥,明末修建。古代,桥下官埠河直通长江,行船方便,进出咸安物产在此集散。那时桥头两端,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之称。因昔过往官员直抵桥边上下船而得名。清代诗人胡光灿在《咏桥》一诗中写道:“春烟蓊碧不成丝,马到桥边细雨时。为爱如酥官道润,袖边觅句意迟迟。”
咸安的桥历史源远流长。在其家族中,还有反映造纸历史的“纸厂桥”,有纪念三国古战场的“马桥”,有表现中华民族气质的“龙潭桥”,有盼望海峡两岸亲人早日团聚的“归来桥“”,有表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福禄桥”,有感谢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生活的“益民桥”,有祝愿老人身心健康的“万寿桥”,有记载家庭和睦的“姑嫂桥”,有纪念军民鱼水情的“军民桥”……
淦河,是咸宁境内三大水系之一,从大幕山南麓出发,穿过幽深的历史,越谷走涧,傍山跨野,一路欢歌,一泻千里。河床上横跨桥梁50余座,其中古代廊桥就有8座。如:有明代建的桃坪桥、高升桥、白沙桥,有清代建的白泉桥、万寿桥,有民国建的玉凤桥、朱家桥,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石城桥、温泉一号桥,有七十年代建的温泉二号桥、三号桥,有八十年代建的双鹤桥、西河二桥,有九十年代建的温泉四号桥、龙潭大桥,有跨入新世纪建的京珠高速公路河背大桥……
淦河,就像一座桥梁的博物馆,真实地记录着咸宁的前天、昨天和今天。千百年来,咸安的桥,经历了多少沧桑岁月,经历了多少风雨磨砺,他们总是坚韧地弓起赤裸裸的脊背,默默地承受看古往今来的铁蹄与车轮,深情地接待着东来西往的匆匆行人,送迎走南闯北的家乡游子。
咸安的桥,是很美的,无论是古风犹存的古代桥,还是雄伟挺拔的现代桥。它的美,在于那种外在的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与潺潺流水的柔韧之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它的美,在于那种粗犷淳朴的内在之美,这种内在之美,蕴含了咸宁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于是这种美,便成了美的音符,美的旋律,给人带来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刘明恒)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刘家桥
下一篇:
通山山鼓
-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