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道观的道教徒,民间统称道士。道士居家不住观,平日衣着随民,但不随民耕作,只作道士份内的事。
旧社会道士何其多,也许是因为乡村郁闷之事太多。一些农家子弟身体单薄却不胜农活,便带上包袱雨伞出门学道,三年学成烧香拜祖当上道士。无知、愚昧的旧农村,当遇到不平、不欢和不幸时,往往乞求神灵保佑、法事解脱,这就使乡村道士学能所用。一袭麻布道袍、几样简陋法器伴其左右,终身替人当马脚、做斋、打醮,做些安抚病人、伺候病人的“烂事”。不妨对老道及念经起水的烂事作一番描述:
约摸黄昏以前,老道士用红绿纸剪了一些花朵,用黄泥做了一个烛台。天断黑,丧家棺木前的小桌上,便点起黄色九品烛,燃了香,棺木周围也点了小蜡烛,老道士披上了那件陈旧的麻布道袍,开始了丧事中的绕棺仪式。老道士在前拿着小纸幡引路,孝子紧跟,二人就绕着那寂寞的棺木慢慢转着圈子。两个打下手的人物,则站在停棺房的空处,胡乱打着锣钹,老道一边眯了眼睛缓缓走去,一边且唱且哼,念经文安慰亡灵,提到灵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花香四季时,另一个助手就把预备好的杂色纸花,向棺木高高抛撒,仿佛领那亡灵真的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放过鞭炮,蜡烛快熄灭了,法事也将告一段落。家人赶忙杀了公鸡,为做法事的人办霄夜,老道必赏得一个鸡腿、一份酒钱。吃过夜宵,老道歪到死人生前躺过的木床上睡觉,谓之压床。其他人则在棺木前守灵,还要有人为守灵人唱丧堂歌,用空的量米木升当小鼓,一面剥剥地拍打升底,一面唱着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或“孟守寻笋”……
老道鼾然大睡,一夜无话。天放亮,念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文,又把道袍披上,作下葬前的准备。
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照规矩先跳了下去,把一些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回纸钱,念起安魂咒,所谓神与死人打过招呼,爬出阱底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棺。一会儿棺木下了阱,道士用罗盘打定方向,调正了棺木,拉去绳子,新土盖上了,道士为安抚亡灵所做的全套法事也就做完了……
以上只是道士打醮、做法事的几个场面。从这里我们看到些什么呢?假如从那个时代去思索,乡间老道打的多属贫苦人的醮,念的普通百姓的经。道教追求“人人无贵赋,皆天下之生也”,故“高者抑之,下者举之”、道士为下者“举之”,不乏积极的一面,当然,道士负面影响不用讳言,特别是一向被古人尊重的道学,被道教弟子当作谋生的道术,不知是道教之幸还是不幸?(文/贾再柏)
编辑:Administrator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