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1-03 10:11

○汪洋

  核心阅读:教育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伟大”的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起来,作为思考和衡量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在工作中贯彻下去、体现出来。

  首先要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要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政治论断,科学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有学上”的基本需求已经转化为“上好学”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这种变化也印证了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我们要在继续推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要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一方面,要主动对标,全面落实已经明确的各项任务,确保到2020年全面小康时,既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不拖后腿。就基础教育而言,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要占幼儿园的80%以上;到2020年,完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稳妥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到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这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硬指标、硬要求、硬任务,要不折不扣落实。另一方面,要面向2035年、2050年,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对今后较长时期教育事业进行超前谋划,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国。

  四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从严治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要加强中小学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中小学党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五要坚决遵循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置于首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明确了总体方向,我们要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要全面开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在巩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基础上,通过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使我国劳动力市场门槛将逐渐提升为中职或高中学历及以上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更为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为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按照十九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三个统一”着力,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钻研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八要在学校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学生提供精神指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规定了最重要的内容,注入了灵魂,我们在基础教育中要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德智体全面发展之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以十九大精神引领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下一篇: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现“住有所居”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