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社会领域腐败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影响较大的重大问题。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情况来看,社会领域防治腐败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和繁重,做好这项工作,关键要明确抓什么、怎么抓。
突出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明确“抓什么”
国有企业要突出贪污贿赂、违反财经纪律、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等重点。着力解决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利用职务便利贪污侵吞国有资产、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违规采购、招投标,违规拆借、对外担保;利用企业资源搞同业经营谋取私利,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提供条件等问题。
非公经济组织要突出从业人员的商业贿赂行为、职务侵占行为等重点。着力解决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在融资贷款、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方面为谋求最大利益而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为谋求不正当利益相互勾结。
市场中介组织要突出与政府部门脱钩改制不彻底、与委托方同流合污、商业贿赂等重点。着力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明脱暗不脱,部门依托市场中介变公共服务为有偿服务,市场中介依靠部门行政权力变市场竞争为准入指定、为部门“小金库”创收;利用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商业贿赂等现象和问题。
事业单位要突出重点人员、重点部位、行业职业性腐败等重点。着力解决在基建工程、项目分配、物资购销、财务会计、人事管理、后勤服务等重点部位,主管领导、管理资金、资产岗位的工作人员,基于管理权而产生的腐败;利用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不对称”优势,将学识资历、专业技能、知名度等转变成为敛财工具等问题。
社会组织要突出滥用主管单位行政管理职能和垄断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违规变相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违规设立小金库乱收乱支等重点。着力解决社会组织强制入会和摊派会费,强制购买指定产品和指定服务,非法为企业提供产品认证,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侵害会员单位和会员个人利益;通过约定返还比例等方式,将服务性收费或分支机构交给企业、中介机构经营管理,打着政府或公益机构的旗号,开展牟利活动。
农村基层组织要突出“三资”管理处置、强农惠农政策执行、社会事务管理等重点。着力解决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和使用,新农村建设项目立项申请、资金募集;执行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在民政优抚、计划生育、征兵、户籍、移民救灾、建房报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突出六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怎么抓”
积极稳妥推进,开展试点创建。市直各牵头单位要认真制定周密试点方案,抓好责任分解、督查考核,为全面推动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净化市场秩序,集中专项治理。一是开展重点排查。重点排查2010年以来使用财政资金、国有资金支付中介费用的各类项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集中治理整顿。重点治理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商业贿赂、恶性竞争、价格欺诈,以及无证经营、违法经营等问题。三是逐步推进脱钩改制。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政会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对承担中介服务业务的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公益服务单位进行规范。
创优外部环境,深化体制改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改变社会领域组织对行政权力的“依附关系”。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环节和手续,为社会领域主体创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体制和制度环境,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
规范内部管理,推进风险防控。在排查对象上,重点突出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和组织人事、生产业务、财务会计、采购营销、设施设备、项目建设等管理岗位。在排查内容上,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重点排查重大决策和个人廉洁从业等方面存在的廉洁风险。
营造良好氛围,打造廉洁文化。一是做好结合文章。要贴近社会领域主体的生产经营实际、职工的思想实际,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或服务,依托社会领域党组织,把廉洁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二是突出重点,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在“两新”组织深入开展。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大力开展廉洁文化进非公企业、进行业协会、进中介组织活动。
重拳整治腐败,加大打击力度。一方面,加大对违规违法从业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办案重点上,重点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中介组织和社会人员索贿受贿或套取国家资金案件,弄虚作假、围标串标或商业贿赂,金融证券行业内幕信息交易案件,中介组织恶性竞争、价格欺诈、索贿受贿案件,基层党员干部侵吞挥霍国家资金等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另一方面,切实改变打击行贿犯罪“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在加大对行贿者的刑事打击力度的同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提高行贿的成本。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彻查严治刁难群众者
下一篇:
转变作风要坚持两手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