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减少和避免用人上的失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当前,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从树立正确认识、健全科学机制、实行全程监督三个方面着力。
一要树立正确认识。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前提和基础,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党管干部”不是包揽一切,主要是制定干部宏观管理原则,制定正确的干部路线,确定用人标准、程序,实行分级管理。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就是要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从根本上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干部管理中“人治”的现象,保证党管干部原则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得到坚持和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把党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结合起来,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走群众路线,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民主观,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同时,要尊重选民的意愿,善于引导,使人民群众自觉认识整体和全面的利益。
二要健全科学机制。要扩大民主,充分落实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没有一套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作保证行不通。选拔任用干部,群众公认是一条重要原则。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要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切实尊重民意、注重公论。保证群众的参与度有两个方面的内涵:有机会参加,有能力参加。我们要注意由于群众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干部的认识和评价难免会出现不够全面的情况,票选时可能“从众”,因此,要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帮助群众正确把握用人标准,坚持原则,提高民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要客观评价干部,简单的“以票取人”,往往不能真正地公正、全面评价干部。只靠“票选”显然不行,因此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公平的考评机制十分必要。去年中央出台的《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对如何评价干部实绩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关键是依法依规搞好考核评价。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责任制,确保各项评价指标的真实性、可靠性;建立干部工作反馈制度,将考察材料要点及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反馈。
三要实行全程监督。干部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生活在群众中,他们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所以群众最有发言权。依靠群众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是做好干部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进一步扩大民主,积极引导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通过构建民主开放的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新机制,使群众监督作用得以较好的发挥。要在选拔任用干部的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和监督等环节不断扩大民主,构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体系。要继续实行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预告制、票决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八小时外”监督办法等制度;落实好举报电话的运用,建立健全便利高效的举报机制,为发挥群众监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祝儒镳) (作者系嘉鱼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为全面提速发展营造舆论环境
下一篇:
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