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治庸问责
治散提神
“散”的词义很好理解:没有约束、松开、分散;零碎、不集中。引申义是形容人之精神松懈,行动散漫,不振作,不热心于世事。
“散”表现在干部个人作风上,就是自由散漫,无心工作,上班随意迟到早退等;表现在一个组织的面貌上,就是领导班子涣散,不民主,不团结,没有凝聚力,没有战斗力等。
也许有人认为,“散”算不上大毛病,不必小题大作。其实不然,“散”的危害很大。“散”字当头,常常带来机遇的丧失,这个现象在招商引资方面例证很多,我们经常看到多个地方同时争抢一家外资企业的投资,结果是,服务最好,跑腿最勤的地方成为胜利者。“散”字当头,还可能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纵观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特大安全事故,在惨祸背后往往隐含着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在施工、调度、管理等方面的松散混乱。因此,对“散”的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应该通过治散提神,治散正风,营造干群聚精会神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如何治散提神?笔者以为应该做到“四抓”:
其一,抓班子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组织松懈、班子人心不齐的问题,切实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要借换届和治庸问责的东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各级各单位配好班子,让换届换出精气神,换出战斗力。
其二,抓目标管理。站队列的常识告诉我们,没有目标就散不成形,溃不成“军”。干工作也如此,各级各部门每年每季度每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而且要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头上。人人有目标,人人就有动力,否则,无所事事,必然散漫混日子。
其三,抓日常监管。要通过强化日常考勤制度、开展常规检查和专项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散漫”的问题。最近,赤壁市通过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检查各单位上班迟到、玩游戏等“庸懒散”情况,对12家行政单位的17人进行追责,就起到了很好的治散提神作用。
其四,抓理想教育。一方面,每个人要自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各机关单位要加强理想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经常为职工提神鼓劲,树立理想,巩固信念,提升工作热情。
总之,治散提神,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让每一个组织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形成干群同心协力谋发展的新局面。(晋言)
编辑:l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