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工商局“治庸问责”工作纪实(附图)
“风暴治庸 重典问责”耀红盾
根据省工商局和全市治庸问责办的总体部署要求,市工商局将治庸问责工作与各项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开门纳谏搞评议,上门求谏听意见,内部献谏促提高,达到了通过治庸问责促进精神状态有新改观、工作作风有新转变、服务效能有新提升、制度建设有新成效的预期效果。
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夯实工作基础
做好动员。去年8月18日全省工商系统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视频会后,市工商局迅速召开全市工商系统治庸问责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对治庸问责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市工商系统将治庸问责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有力推手,作为促进工作职能到位、提高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成立专班。市工商局成立了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沈卜桂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区)工商局也相应成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相关机构密切配合的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
制定方案。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咸宁市工商系统落实关于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治庸问责工作指导思想、实施范围、整治重点、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
广泛宣传。通过在咸宁日报、南鄂晚报、咸宁市工商政务系统和咸宁市工商局党务、政务公开栏上开辟“治庸问责专栏”,制作治庸问责宣传展板等形式,加强对治庸问责工作的宣传,形成了治庸问责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工商系统已编发治庸问责工作简报209期。
广开言路,真心求谏,查摆庸懒散软
认真进行自查。该局结合“庸懒散软”八大表现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及作风纪律整训“双回头看”中查摆发现的重点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自我检查、自我解剖,治庸办已收齐个人自查报告1120份。
集中组织排查。突出“问题导向”原则,以庸懒散软的八种表现为评议重点,组织了网络评议、群众评议;发放了问卷调查表2000余份;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及企业代表民主评议座谈会、行评督察员座谈会各一次、党组及支部专题民主生活会七次。认真开展“七查七看”活动,收集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86条,梳理汇总为20条。
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沈卜桂局长主持召开局党组治庸问责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党组成员畅所欲言,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诚布公地谈问题,实事求是地找原因,真心诚意地提建议。会后,及时向省工商局治庸问责办公室整理上报送党组民主生活会情况。
明确要求,诚意整改,确保治庸成效
明确要求。市局下发了《咸宁市工商局关于治庸问责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三不五有”的整改要求:“三不”即措施制定不到位不放过,问题改正不彻底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五有”,即整改有布置,整改有措施,整改有重点,整改有行动,整改有效果。
落实责任。治庸问责办公室制作了《咸宁市工商局治庸问责问题整改一览表》,将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并要求责任单位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定期汇报整改落实情况。
主动承诺。市工商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咸宁日报和市工商局门户网站上发布咸宁市工商局“治庸问责”公开承诺书,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
真整真改。相关责任单位闻过则改,能马上整改的,决不拖延,如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分局针对服务效能问题,出台了“六个一”服务措施,切实做到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套程序运作、一个标准收费、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对一些因客观原因,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问题,有关责任单位也明确了分步整改期限和整改标准。
突出重点,改进方法,强化重典问责
突出重点。围绕“强化责任、提升能力、改进作风、优化环境”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将四个是否到位(即问题是否整改到位,政策是否落实到位,职责是否履行到位,审批是否精减到位)作为督查问责重点。
交叉检查。在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工商局督察队对治庸问责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基础上,市工商局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从市直和六个县(市、区)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两个督导检查组,对各地工商局治庸问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叉督导检查。
重典问责。对在交叉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庸懒散软”等突出问题,不护短、不遮丑,在全市工商系统进行通报,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肃责任追究,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通报一起。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工商系统共问责52人次,其中科级以上干部2人。
治庸问责工作作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和政风行风建设一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工商局将治庸问责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纳入长效机制,在全市工商系统形成比、学、赶、拼、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县(市区)工商局治庸问责亮点
咸安区工商局:以治庸问责为契机,再优服务举措
明确工作“五不”、“四心”、“三一”要求,即不推诿,不勒索,不扯皮,不弄权,不刁难;热心、耐心、关心、公心;外地人与本地人一样,熟悉人与陌生人一样,大企业与小企业一样。
全面推行绿色通道、办事公开、法律法规宣传跟进、登记注册事后提示、上门回访、重点企业联系等六大便民服务制度。
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帮助农民搭上“订单农业快车”。全区涉农企业(合作社)106户,签约农户2800户,涉农合同总金额超过5000万元。并专门建立了合同纠纷调解室,开展订单争议调解工作,及时为订单企业、农户协调解决合同纠纷。2011年全年共受理涉农合同申诉11起,涉及合同金额4.5万元。
结合“七有工程”的推进,力促区政府在各乡镇政府设立了服务新农村工作站。工作站成立以来共帮助指导农民申请农产品商标6件,培育地理标志商标5件,帮助涉农企业融资40余万元。
嘉鱼县工商局:配套六个方案,明确治庸目标
由登记注册分局、监察室、党办、法规股等六个单位牵头,配套了服务发展、创先争优、行政效能等六项活动方案。
登记注册贴近职能实现,明确服务经济发展目标要求,解决工作能力平庸问题。
创先争优贴近事业发展,明确队伍管理目标要求,解决工作规范松散问题。
纪检监察重点贴近系统管理,明确廉洁奉公、依法行政目标要求,解决工作作风飘浮问题。
消保工作贴近群众关注的焦点,明确维权目标要求,解决工作效能低下问题。
督察工作贴近政府关注的难点,明确服务民生目标要求,解决服务意识淡薄问题。
行政效能贴近社会关注的热点,明确食品安全目标要求,解决精神状态低迷问题。
赤壁市工商局:以“严”强责,极力凸显治庸监察效能
车辆管理不搞特殊化。严格按照车辆管理制度规定,严把车辆外出审批关,杜绝了公车私驾现象。
政务值守不护短。政务值守实行领导带班制,坚持天天查,月月情况汇总,确保全局上下政令畅通。政务值守期间,对2人无故缺岗、3人未按时到岗人员给予了通报批评。
卫生着装考勤制度执行不手软。由督察队负总责,对干部职工上下班、着装、卫生、会议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案件评审不搞暗箱操作。对重要、疑难、棘手案件,每周一召开案件评审会,将案情公布于众,进行阳光评审,彻底杜绝案件查处的随意性。已开展案件评审36起,无行政复议案件发生。活动开展以来,对3人进行了诫免谈话,对42人给予了通报批评。
通城县工商局:“四晒”、“五查”,治庸问责出硬招
在机关和基层工商所推行“四晒” 、“五查”。
“四晒”是“晒”考勤,全面实行指纹签到制;“晒”记录,全面实行记工作日志制;“晒”业绩,全面实行按月目标责任考评制;“晒”资历,建立科学的城乡轮岗机制。
“五查”是查在推进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专项交办的重点问题;查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查工作岗位、能力席位方面不适应、不合格的问题;查工作纪律和单位面貌差的问题。并对干部存在的问题严格实施问责,绝不姑息迁就。通过严格问责,有4名干部因考勤等缘由受到行政记过、待岗3个月的处分,让失职失责的干部受追究、作风不正的干部受惩戒、造成损失的干部受处罚。
崇阳县工商局:“二十个不准”紧箍咒,治庸问责动真格
“二十个不准”是:不准接受监管服务对象的宴请及礼物;不准利用办照、办证、登记、年检、验照之机强制收取会费;不准利用代办证照、年检、商标注册等业务谋取私利;不准利用办照、办证、登记、年检、验照和处罚职权,刁难卡要,索吃索礼;不准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查扣物品和处罚当事人;不准在监管过程中,粗暴执法;不准向行政处罚相对人及其委托人,泄露办案工作情况,通风报信,人为设置办案阻碍;不准收受他人好处为行政处罚相对人说情打招呼,干扰办案执法;不准酒后执法和工作中午饮酒;不准无证驾车、酒后驾车、公车私借私驾;不准违规收费;不准无故迟到、早退;不准上班时间随意脱岗、串岗;不准上班时间在工作岗位吃早点、零食;不准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票、玩游戏、看视频;不准违反着装规定不着制服上岗;不准着装进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不准参与赌博,提供赌博场所谋利;不准犯自由主义,工作推诿踢皮球,政令不畅通,我行我素;不准发生损害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不作为、消极作为和乱作为行为。
通山县工商局:治庸问责出实招,精神面貌大变样
加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解决“能力恐慌”问题,提高干部应对各种急、难、险、重问题能力;
强化责任,细化每个单位、每个层次、每个岗位职责,让每个党员干部都遇事不推诿,不退缩,大胆负责,勇于担当;
严格奖惩,对于软弱无能,不能完成目标任务者,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手软;
开展“五学五比”,在全局形成比学赶拼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公开承诺
为强力推进全市工商系统治庸问责工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现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
一、工商所受理个体、私营企业、食品流通许可和户外广告登记,一律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结。
二、严格实行“首问责任、限时办结、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制度。行政服务中心登记注册窗口在办理登记时,简易登记事项当场办结;一般登记事项,凡是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两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三、公示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搭车收费。
四、全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假必打、有案必查。
五、突出“问题导向”原则,全面查找单位和个人在“庸懒散软”方面的具体表现,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
以上承诺,请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电话:0715-8136326
▲ 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卜桂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嘉鱼铁腕治庸优环境
下一篇:
咸宁市中心血站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纪实(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