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咸宁市治庸问责专题 >> 正文

二谈治庸问责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9-15 07:09:00

治懒提效

  懒,既是庸的主要表现,又是庸的重要源头。因为懒,人就会平庸、庸碌无为;因为庸,人更加懒散、懒惰懈怠。治庸问责必须治懒,根除干部身上的庸懒习气,提高工作效能。
  现实生活中,“懒”的作派不胜枚举。
  有的人腿懒。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深入群众。该到场的不到场,即便到了也是走马观花地转一圈。对新情况新事物不研究不探讨,对矛盾与问题不调查不解决。
  有的人手懒。该自己写的、做的,总是让下属代劳,“五分钟的发言,要秘书写讲话稿”。凡事指望他人、依赖他人。
  有的人嘴懒。该表态的不表态,该要求的不要求,该解释的不解释。说话总是哼哼哈哈,含糊其辞,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有的人心懒。不用心,不学习,不思考,不创新。执行上级指示精神,习惯于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学习外地经验,习惯于照抄照搬,生搬硬套……
  “懒生百病,勤生百巧”。懒惰习气一旦渗透进工作与生活,必将蚕食干部的激情和美德,消磨干部才智和能力,能人也会变庸人,先进也会变落后。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养了一批“懒官”、“玩官”、“混官”、“太平官”,办事效率十分低下,工作局面难以打开,浪费了宝贵的干事创业时光。
  更为甚者,干部之懒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败坏党风政风,带坏民风,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制约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治懒要自律和他律并重。就自律而言,作为人民公仆,应恪守职责,永不懈怠;应时时自我警醒,不可玩物丧志;应积极主动创新发展思路,保持开拓进取心;应时时刻刻不忘自己身份,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就他律而言,治懒必须依靠制度的制约和监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和完善治懒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奖勤罚懒,让勤者、能者上,让懒者、庸者下,使干部在其位就谋其政、善其政。譬如,一年一度目标考核中,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要予以重罚,甚至拿掉领导者的“乌纱帽”;干部任期考核中,没有完成任务的一律不得升迁。
  当前,咸宁正处在跨越发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关键时期。形势日新月异,机遇稍纵即逝。广大党员干部应珍惜时光,奋发有为,快节奏、高标准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实现每一个目标。唯如此,我们才无愧于咸宁这片热土,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愧于大跨越大发展的时代。(陈 新)

编辑:lijie

上一篇: 三谈治庸问责
下一篇: 一谈治庸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