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时分杠着“春神”走街串村
民俗信仰——神秘庄严
10月15日,沿路饱览了连绵的石城、嫦娥梳妆、江南吴主第一庙等民俗风景之后,记者来到咸安区大屋雷民俗文化馆。一走进馆内,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悬在屋梁上的一条似曾相识的“百节巨龙”。民俗文化馆的雷声然馆长介绍,在今年正月,这条百节巨龙在咸安温泉走街串巷,为广大市民送去祝福。
雷馆长介绍,过年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但像该村舞百节龙的地方却少见。说起大屋雷村舞百节龙的历史,其中还有一段历史传说。据《家谱》记载,该村舞龙最早有史料记载是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咸宁人雷以諴官至刑部尚书。当他荣归故里省亲祭祖之时,便舞了百节龙。因此,大屋雷村舞百节龙就这样流传至今。
除了百节巨龙以外,展厅中央整齐陈设的一整套祭月用品也让记者眼熟,这是今年八月十五日晚大屋雷村雷氏家族举行祭月仪式时所用之物(9月28日,本报就大屋雷村的祭月活动曾做报道)。大屋雷的中秋祭月,是民间祭月的典型代表,是中秋节俗的重要传承。
雷馆长介绍,除了祭月仪式,大屋雷还有一项民俗活动在全国独一无二,那就是立春的杠春神。据了解,每到立春时节,该村都要举行杠(敬)春神的民俗活动。雷馆长指着展馆内一张太师椅说,那就是用于杠春神的道具。看着这张太师椅,记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幕热闹的景象:清一色的男性成员穿村而过,其中四个人抬着一把太师椅,椅上坐着一位男子,他上身赤裸,下身穿一条短裤,头戴用桂枝编成的花冠,左手拿一酒葫芦,右手拿一蒲扇,口中时念时唱。两旁各两名护卫,每人手持一根竹片,不时向围观者身上搭(甩)泥巴,人们躲闪不及,一哄而散,过后又慢慢聚拢来看热闹,如此反复,气氛热烈,喜气洋洋。
舞百节龙,杠春神,中秋祭月、集体祭祖……民俗馆内一件件民俗用品把记者带入了不同的节气氛围,让人浮想联翩、如临其境。大屋雷村在各个节气中独有的民俗风情,展示了当地源远流长的独特民俗文化。
当地人雷以諴官至刑部尚书
民俗文学——影响深厚
再往民俗文化馆内走,一幅巨大的背景悬挂在正对面的墙上,照片上是古色古香的点将台,上书“雷七爹点将台”。雷七爹何许人也,它就是出生于大屋雷,曾经在清朝道光年间鼎鼎有名的刑部尚书雷以諴,据《清史》、《家谱》记载,雷以諴(官名)(1794—1884)名昭溢、字省之。雷六岁入私塾,颖悟异常,过目不忘。雷七爹家境贫寒,遂由雷姓宗族出资供读。清嘉庆二十四年,雷25岁,在大理寺岁试一等第六名中秀才,道光元年进举人。道光十四年任刑部左侍郎,后任刑部尚书。据了解,光绪十年,雷以諴辞世,享年91岁。其著述颇丰,惜多散失,现存有《大学圣经贯珠解》、《经传杂记》、《雨香书屋诗抄》等书。咸宁博物馆藏有其手迹多幅。
雷馆长介绍,雷以諴为官清廉,秉公办事、为民伸冤的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走出民俗馆往前步行10余分钟,就可以看到大屋雷八组的祖堂屋大门口挂着的一块“讲易家风”的匾,那是雷七爹亲手所书,该村当时崇尚易学,并开办了多个讲易堂。这里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讲易堂及各家各户都不用关门,连盗贼和强盗也不会在那偷走一点东西,即使偷了东西也出不了这个门。更有神奇的传说,此处如果把大门关上,必定发生火灾。所以,这里再也没有装大门,至今如此。因此讲易家风一直延续至今。由于当地深受易学影响,这里民风淳朴,大家和睦相处。
除了雷以諴的人物传说和讲易家风流传至今外,当地的雷晓鹤人物传说,苦竹岭的传说,仙人墩的传说、吴刚的传说等民间文学相当盛行,年纪稍长者都熟悉不少的民间文学故事。
泡制桂花酒要添加猪板油
民俗技艺——丰富独特
说到大屋雷,就不能不说起当地拥有千百年历史的守月华与祭月活动。说到祭月活动,就不得不提祭月时所用的桂花酒。桂花酒的泡制,则与吴刚的一段传说有关。吴刚因为学道过失而被罚入月宫伐桂。相传一年一度蟠桃盛会上,吴刚受命酿造桂花酒,见当时的咸宁桂花镇处处桂花飘香,便下凡至此汲水蒸酒。因此,桂花酒的泡制在当地流传下来。
泡制桂花酒,是当地家家户户都熟知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雷馆长介绍,桂花酒香醇味美,美容养身。每逢过年过节,当地人都会用自家泡制的桂花酒来款待客人。听着雷馆长的介绍,记者的视线落在馆内“食品加工类”展品中的一圆形酒坛上,雷馆长说那就是泡酒之物,并道出泡酒的“机密”:每年桂花竞开之时,选择上好的新鲜桂花放入自家酿制的米酒或黄酒当中,并加入传统配料密封泡制十余天即可。传统配方的重要配料之一就是猪板油,且需刚杀出来的猪的猪板油。加入猪板油以后,桂花酒更加香醇爽口。
除了桂花酒,当地还有许多食品加工技艺也颇具地方特色,如糖桂花、桂花糕、桂花汤、桂花饼等等,都深受外地人喜欢。桂花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何让桂花种植技术上一个新台阶也成了一个问题。据说,曾经大屋雷村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一场大火致使当地桂花树损失惨重。为此,当地人成功实验出一套桂花的扦插技术,成活率达到95%,且长成后枝繁叶茂。
雷馆长说,除了一些与桂花相关的民间技艺外,该地还有很多不容小觑的民间技艺,比如砖茶技艺、木雕技艺、根雕技艺等等。记者看到,文化馆里也收藏有精致的清朝雕花床椅,以及原始的精致的竹制品,都无不彰显出当地丰富的民俗生活,非同一般的民俗技艺。
请媒婆说媒要备四重礼
民间风俗——原始纯朴
在展馆内,一座红色大轿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轿子上精致的龙凤绣花,轿子旁红色的新人服装,让记者似乎瞬间“看见”了曾经婚庆现场的热闹气氛:敲锣打鼓,唢呐声响起,新娘盖着头巾坐在轿内,村里的人前呼后拥跟着轿子一起去祝福起哄,村里村外要热闹上几天几夜。
“现在人结婚前谈恋爱就要几年,可过去新郎新娘结婚时却未见过面。”雷馆长介绍,做媒、相亲、订婚、迎娶、拜堂、闹洞房……虽说过去新人结婚前不可见面,但婚俗可不简单,就拿结婚前的一个重要环节说媒来说:做媒先是男方到女方家去看亲,姑娘躲在楼上,露出一双脚,男的见脚大可能就会拒绝这门亲事的,因为以前女的都以三寸金莲为美。如果男方是一位有文化的读书之人,他便拿一本书给媒婆。媒婆拿着书到女方去,女方把生辰八字夹在书里让媒婆带给男方。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没问题,男方就正式请媒婆来做媒,要是八字不合媒婆一般都会退回女方的八字。在当地,请媒婆说媒,得备上四重礼:一只鸡、一斤糖、一双鞋、一把蒲扇。
其实,当地二月二剃头、中秋摸瓜、孩子三朝或九朝等民俗民风都有很多的讲究。馆内所陈列的各项实物或资料,都给大家讲述着一段段当地纯朴的生活。(记者 刘玉关 通讯员 吴剑)
编辑:Administrator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