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历史,恍如一瞬。那吴楚交兵的声声战鼓,依然回响在人们的心头。走近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鼓,我们可以聆听到那不老的传奇。
山鼓流行于咸宁通山等地,是一种古老的农事鼓乐。山鼓又称“单鼓”或“胆鼓”,其形椭圆如胆,有“击鼓驱百邪,庶民胆如虎”的传说。
山鼓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通山是古吴楚国交界,古时士兵屯边,常击鼓唱歌。后来山民将战鼓应用到劳动场合,以鼓催工,形成习俗。“耜耕阡陌,携鼓浩歌”,历来深受农民的喜爱。清同治《通山县志》中写道:“山壁晴光,桥间夜鼓,渔歌樵唱,田鼓寺钟……”田鼓指的就是山鼓中的“栽田鼓”。
史料表明,山鼓早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就普及并走向鼎盛。山鼓传人焦韩恩老人说:“在农村合作社时期,通山山鼓最是繁盛。那时,这边山头在打‘挖山鼓’,那边山头在敲‘薅草鼓’,山脚响起了‘栽田鼓’。非常热闹,鼓匠边击边唱,一唱众和。从天亮开工一直唱到太阳下山。 ”
现在,山鼓迎来了继承、创新及保护阶段,并从田间地头走上艺术舞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从历史走向未来——千古风流
下一篇:
稀有的艺术奇葩——提琴戏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