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桂乡风情 >> 正文

咸安民俗桂香浓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5-08 11:19
  生活在“桂树千山缘,花开百里香”的咸宁人,百花之中钟爱桂花,日长天久,逐渐形成带着浓郁桂香气息的民俗风情。
  先从取名说起。咸安人给地方、单位、建筑物和小孩取名时,喜欢拟“桂花”二字。清康熙三年知县延韬在衙署内建一处所,供读书消闲、迎官接友、议政说事之用,因物题名“桂花堂”。他还“培咸治之官桂”于堂前,作《桂花堂自赋》张桂堂内,自撰一联悬于门楹:“抚案瑶琴传雅韵,微招角招,调出曲中民里;临轩丹桂挹天香,日照月照,移来化里菁莪”。清光绪初年,又有“桂子楼”,文人骚客纷沓至来,登临聚会,吟咏抒怀。如今,供市民消闲游乐的处所“桂竹苑”、“桂花广场”也在永安城区建成。地名冠“桂花”的,如桂子山、桂花园(坳、岭、垴、岩、路、大道),金桂湖(路)。用做单位名称的,如桂花镇(公社、乡、大队、村、中学、食品厂、酒厂、宾馆、商场)等,不胜枚举。人们给小孩取名(尤其是秋天出生的女孩),也多叫作桂花(芬、芳、香、华、英、玉、兰、先、仙、凤、枝、芝、林、云、琴、珍、子、宝、保、荣、容),或“桂”字后缀如玉(明、名、春、秋、冬、新、细、晚、丰、立、金、银、丹)桂,或以排行带“桂”字如大(二、三、四)桂,或以宗派后缀“桂”字如宗(秉、家)桂等。此外,咸安还有不少姓“桂”的家族。
  再说民间节日,颇具桂乡特色。春节,走亲访友拜年送礼,往往少不了桂花酒、桂花烟、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以祝吉祥如意。元宵,少不了吃糖桂花作馅的汤圆,以喻“桂子月中落”。清明,人们往往就地取材,折下桂枝扎成花圈献于墓前,以祈先人乘槎早登仙界。端午,少不了以桂花为佐料的绿豆(芝麻)糕点,酒饮料或糊汤米酒,以求桂花仙子护佑、消灾赐福。中秋,少不了桂花月饼、酒水,采桂花枝养于家室,“守月华”于桂下,讲桂花与嫦娥传说,唱乡俚歌谣,以庆花好月圆,忆念嫦娥、后羿与吴刚。
  再说嫁娶寿诞等喜庆之期,桂香气息亦浓郁。姑娘出嫁,要在屋后栽桂,以示自己爱情高尚纯洁和对亲人家乡的眷恋。新婚夫妇,要在院内或房前屋后共同栽桂,以表玉树交柯,百年好合和期许早生贵(桂)子,延绵万代。小孩入学或升学,父母要带他(她)在向阳坡栽桂,以期蟾宫折桂、金榜题名。婴儿出生,老人寿诞,也都有栽桂祈福的习俗。新婚大喜闹洞房,用拌有桂花的红枣、花生、瓜子及红、绿豆、米泡撒帐,预祝“早生贵子”。新郎新娘则用桂花糖果,及烟酒招待,以寓生甜密,邻里和谐。就连婚联,也多带桂花香如“序应三秋桂花馥郁;祥开百代瓜瓞绵长”、“喜溢华棠地天交泰;香飘桂苑人月双圆”等。
  “有花香十里,无花十里香”。在中国桂花之乡,无论是自然境界还是人文境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桂乡气息。 (咸明文)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万般情融哭嫁中
下一篇: [人文咸安]屈原南放经咸宁

相关新闻

  • 铁海坡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伏波将军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桃花源”里书声朗--谭品腾和他的菜根书院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龙潭河的变迁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从山洞走出的文化之家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茶叶方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茶叶方言(五)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四)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 三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