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桂乡风情 >> 正文

一座潜藏文化魅力的城中山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4-09 09:27
  自然风景秀美
  潜山,位于温泉城区西南、淦水西岸,海拔247米,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8公里,占地约4平方公里。山势东高西低,似虎雄踞,故有“虎头”之称。相传古时此山潜有贤才佳人,故名“潜山”。
  潜山对于每位温泉市民来说,实在是太近了。“我家住在潜山脚下,每天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满山的苍翠。”住在泉山宾馆小区的毛先生,觉得自己就处在潜山的怀抱中。清明节假期里,许多市民,邀上三五个好友,携着伴侣家人,纷纷到潜山踏青。5日,记者遇到来爬山的老刘一家子。刘大爷说:“潜山上空气好,景色好,是我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不光是节假日,平时来潜山的人也络绎不绝。“爬潜山已是我们的习惯了,既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市民杨女士兴奋地说,她与朋友们已坚持爬山好几年了,清晨就上山,太阳刚升起时,她们已返回到山脚了。
  然而,在许多市民们眼中,潜山仅是一处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的休闲场所,对它的人文历史知之甚少。近日,记者在温泉街头做了个随机采访,问题是:“你知道潜山寺和冯京吗?”得到的大多是“不清楚,不知道”之类的回答。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略有所闻,有些“老温泉”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大半辈子,潜山也不知爬过多少次,但对潜山寺和冯京却豪无印象。
历史文化悠久
  关于潜山的来历,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位陈博老祖,骑着巡山虎来温泉洗澡,一洗就是一个冬天。要离开时,巡山虎却洗上瘾不肯走。陈博老祖一气之下,一脚踩在巡山虎的头上,它口吐鲜血而死。后来,巡山虎化作了一座山留在人间,这就是今天的潜山。
  除了这个神话传说,潜山的魅力,还在于一座千年古寺和一个文人。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开元年间,潜山东坡就建有“潜山寺”,到明朝时,潜山寺发展到其鼎盛时期,有九重十三殿。据清光绪八年修纂的《咸宁县志》记载,宋时潜山及其附近就有“三台八景”之胜,“三台”即观音台、读书台、梳妆台,“八景”即书台夜色、丹牡晴岚、温泉沸波、石洪飞渡、频溪烟雨、瀑布腾声、龙潭柳色、狗井松涛。
  清人陈焕世于乾隆年间担任过咸宁知县,作《潜山寺怀古》诗:“我过潜山寺,登堂拜昔贤。科名魁两宋,道貌肃千年。古柏亭亭立,温泉曲曲旋。闲寻读书处,石上满寒烟。”由诗意可知,诗人吟咏的是一位知名古人,他就是冯京。
  冯京是今咸安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及第,且“三魁天下元”, 即在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皆得第一。据统计,中国古代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能够三元及第者仅18人!冯京就其中一个。
  潜山寺是少年冯京读书之地,所谓读书台,就是冯京读书的石台。据清光绪八年修纂的《咸宁县志》记载:“潜山,……宋冯京弱冠读书其上,著有潜山碑。”明朝万历进士、后官至礼部侍郎的朱廷立(通山县人)也曾于潜山寺读书。
  潜力有待开发
  我市定位为山水园林城市,其中潜山作为“山”这一特色的彰显,也成了魅力咸宁的重要组成部分。
  潜山在近几年的开发中,确实变美了。盘山公路方便于行走观光,山上的竹子、亭阁也是一道道亮丽风景。1996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复其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这里举行。这是目前潜山拥有的两张招牌。2007年,我市组织本地60多位作家和文学作者到潜山采风后,出版了作品集《潜山风景线》,该书通过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全面介绍了潜山风景、历史,对促进潜山旅游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总体而言,潜山目前还只是作为一座地理名山、自然名山存在。潜山文化内涵的凸显还不充分。
  6日,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去寻觅潜山寺的遗迹,冯京、朱廷立、陈焕世等人的行踪。由温泉一号桥头往太乙洞方向走不到一刻钟,在潜山东南麓看到了潜山古寺的影子。但此时它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九重十三殿”已随了历史化作云烟,“三台八景”也只剩了乱木杂草丛生。据当地居民介绍,潜山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彻底毁坏,潜山设林场时就在其旧址上建了房子。八十年代,当地村民集资在旧址旁边重新建起了潜山古寺。现在,潜山林场也已拆迁,原址只剩一些断瓦颓垣。
  据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已计划对潜山古寺进行恢复性建设,进一步挖掘潜山的道教文化,并将这一系列开发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好潜山森林公园这一旅游品牌。 (记者 明丹 通讯员 胡武生)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淦河一条文化丰厚的河流
下一篇: 官埠桥

相关新闻

  • 铁海坡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伏波将军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桃花源”里书声朗--谭品腾和他的菜根书院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龙潭河的变迁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从山洞走出的文化之家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茶叶方言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茶叶方言(五)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四)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茶叶方言( 三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