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开展先进性建设 打造钢铁般队伍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4-24 09:47

○赵显院

  核心阅读:事业兴衰成败,关键在人,供销改革发展,关键在队伍建设。近几年,咸宁市供销社以开展先进性建设为着力点,落实从严、创新、务实的总要求,着力打造钢铁般队伍。

  一、坚持先进性原则,打造信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市供销社坚定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合作经济发展道路,坚定信仰为农服务初心,共同奋斗,凝聚磅礴力量。

  坚守。市供销社严格学习制度,上级部门要求的必学,结合单位实际学,创新方式学,认真贯彻落实支部主题党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办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咸宁供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学习教育活动要求,不打折扣,不走过场。每周四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学,一般干部主动学。引进来学,走出去学,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干部赴浙江大学、先进省(市、州)供销社学。不断灌输信仰力量,使干部队伍从不自觉到自觉坚守信仰。

  改造。市供销社坚持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价值取向,让“为农、务农、姓农”思想入脑入心,努力成为党和政府“靠得住、用得上”的“三农”服务抓手和综合服务平台。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农民的立场,始终成为咸宁供销人的第一信仰,第一力量和第一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不断改造干部队伍的主观世界。

  磨炼。日常磨炼,严管理,推行制度化、“痕迹化”管理,不断创新方式,提升水平。坚决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定出台16项机关管理制度。机关签到采用指纹、脸谱识别,每月检查通报,对“庸、懒、散、软”现象,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每月工作例会点名批评,见人见事见责见纪,“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实践磨炼,强弱项。通过项目引进和与龙头企业的产权联结,做实做强电子商务、通城县中药材公司、赵李桥茶厂等社有企业,加快培育社有龙头企业。苦难磨炼,补短板。积极招商引资,洽谈对接荆门市新东方百货来咸投资,补齐供销系统流通网络短板。通过严管理、强弱项、补短板,使信仰植根于干部职工脑海深处。

  二、坚持思想性原则,打造精神高地。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敢于担当、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市供销社在逆境中前进,在劣势中发展,取得了一项项成绩。

  担当。不同时代昭示不同使命,多大担当决定多大作为。棚户区改造,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担当,勇担当,善担当。市供销社原生资、棉花公司经理邹建,拆迁协调过程中,被激进的钉子户砸破脑袋,伤口被缝11针,不肯休养,第二天依然顶着伤痛出现在协调现场。正是干部职工这种公而忘私、为党、为人民干事的精神境界、思想觉悟,最终,经过艰苦努力,市社开发出两栋26层高楼,还建商业铺面4000多平米,一举甩掉历史债务包袱。

  英勇。血性,和平年代的呼唤,有血性,方能敢于拼搏、敢于斗争,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激发敢闯、必胜的底气。2016年,桂花路余家林小区一居民家突发火灾,市供销社3名干部职工冒着仅数米远的煤气管道爆炸的危险,英勇灭火,为消防员扑灭火灾争取了时间,挽救了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名同志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市直机关单位运动会,市社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奋勇拼搏,拿下市直机关单位运动会综合成绩第三名。

  奋斗。习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讲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全市微党课入选15%的市供销社干部职工凭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的奋斗精神,洒下辛勤汗水,留下奋斗足迹。在全市《准则》、《条例》知识竞赛中一次次领先,闯入决赛,在全省市州社综合业绩考核评比中勇夺冠军。

  三、坚持创造性原则,打造形象高地。

  三年综合改革,供销社坚持创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干部职工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信,农民群众普遍感到“供销社又回来了”。

  口碑。恢复重建、升级改造基层社,吸纳农民入股入社,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领办、创办、联办、引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步实现了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建设庄稼医院、三农服务中心,做庄稼地里的“田保姆”;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配方施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就业得薪金,反包管理得酬金,超产分成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助农增收,帮农致富。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代言人”。

  作为。做好防汛救灾物资储备,灾情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物资保障。助销滞销南瓜、猕猴桃、萝卜、鸭蛋等,帮助农户减少损失,增加收入。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物资扶贫等,精准脱贫路上处处有供销社身影。2018年,市供销社作为唯一一家市直单位在全市三级干部会上作典型发言,在服务三农的转型升级中,供销社从舞台边缘走到舞台中央,成为党和政府 “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

  位次。“有作为,才有位次!”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赢得位次。纵向看,全省系统综合考核中,市供销社名次不断跃升,2013年还是第10名,2016年排名第2名,现今第1名。横向看,党建、综合创建、招商工作和综合考评工作位次不断前移,多数进入全市第一方阵,2017年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嘉奖。

  四、坚持科学性原则,打造复兴高地。

  科学性是判断事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的标准,市供销社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三农”服务社会化水平为平台,以壮大社有企业实力为抓手,经过近几年面向 市场,锤炼内功,逐步实现强势回归。

  改革。实现供销社发展壮大是每一个供销人的梦,市供销社全体干部职工以实现这一梦想为出发点,奋发图强,主动承担国家级综合改革专项试点,争取系统项目数量和资金位列全省各市州第一,毅然推动赵李桥茶厂股权重组,强化社有企业经济实力。

  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供销社的最大舞台。市供销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才能彰显供销社的价值。市供销社在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主动作为。并积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发展。市供销社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和手段,协调上下、左右合作发展;倡导绿色生产、农资供给和废旧回收为抓手,合作办社,开放办社,建立组织功能完备、利益联结更紧密,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手段和办法,共建共享,持续发展。

  (作者系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记住乡愁”与新时代乡村文化的重塑
下一篇: 市场一定要摆在重要位置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