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找准三个结合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4-11 11:20

青山镇党委书记 丁细斌

  2018年3月28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赴通城学习考察活动,重点参观学习了美丽乡村沉锣湾、东山屋场两处典型案例。现结合考察中的所见所想、所学所思、所谋所做,做些初步梳理:

  一、所见所想

  发展定位准确。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产业发展,两处均能结合实际,准确定位,全力推进村集体产业发展,特别是能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工作与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如东山屋场坚持走“原生村”提质发展路线,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化策略,建成了传统中医药、农林、果蔬采种和旅游观光相融合的体验式原生态美丽乡村屋场。

  主题特色鲜明。发展特色小镇,差异化是灵魂。两处均建设了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特色鲜明的产业,特色鲜明的服务,更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效果明显。如沉锣湾的月季庄园立足月季种植培育,走出了一条集苗木培育销售、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一体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配套设施到位。本次考察中项目前期规划起点高,格局大,高标准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仅展示了美丽乡村生活的魅力,更加提升了当地的人居环境,还有产业园区在种养培育、生产加工,观光体验等方面无不展示出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工厂化的现代化水准。

  二、所学所思

  找准出路。只有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到位。找准了出路,就找准了发展的方向。从参观点来看,两地均能按照规划方向全力实施,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又依靠自身努力,采取切实可行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沉锣湾月季庄园,通过农业现代化、基地规模化、产业多样化建设,走出一条产业兴村的新路子。

  做实功夫。两处均以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为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休闲旅游、种养、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支撑。建设上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于一体,融合一、二、三产业共同开发,营造持续发展生态产业链,永葆发展动力。如界上村东山屋场走“原生村”提质发展路线,发展过程中集约资源,科学规划,保护原生环境,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化策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线。

  用好成效。优化建设的用地布局,高效利用的用地规划,干净、整洁、有序是这次调研最直观的感受,主街路、小街巷、河道水系等部位得到明显改造提升,建成了一批特色景观节点及园林式街道;建成区内基本杜绝了“脏乱差”现象,容貌环境达到“净、靓、绿、美”,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民众内心舒畅。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文化场馆等接待设施,丰富了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在物质上富有、在精神上富足。

  三、所谋所做

  找准社会资本与政府功能的结合点。美丽乡村发展前景最好的地方往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撬动社会资本,“好酒也怕巷子深”,没有基础设施配套,再好的资源也难得见天日,青山镇抢抓幕府山绿色产业带发展机遇,全面提升了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突出做好“五通一平”工作,只待凤凰来。如大泉洞百泉地质公园风景区项目,前期出色的工作成果赢得了与东呈集团的合作协议,项目计划规划总投资30亿元,将建成华中地区净心颐养目的地。二是通过项目支持吸引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庞大缺少出口,基层政府应利用好政策支撑优势,积极对社会资本主体给予引导,如油茶、中药材等产业政策扶持较大项目,并主动做好服务,加强协调,如青山镇创新四大项目管理机制,严格专项专班、一周一会、统筹协调、项目保障制度,三是通过以奖代补办法引导社会资本,结合青山实际,全力抓好项目争取工作,运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和激励、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青山万亩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2017年被评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实施,成功获得了奖励资金100万元。四是通过搭建平台结合社会资本,建立了政府性平台,引入市场化管理模式,与社会资本一起,更好盘活经营现有资产资源,有序推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传统产业改造、环保节能、高效农业等提档升级,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向阳光化、合法化、规范化。如青山镇成立了青祥城乡建设开发公司、青康扶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集中经营管理地方资产资源和扶贫领域资金建设的一批产业基地和资产,提升了全镇发展动力,促进了扶贫帮扶工作的长效性,更加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找准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只有实现了“三农”发展同向推进、同时发力,鱼与熊掌才可兼得。一是农业要强,关键要注重引导企业拓宽思路,通过成立农业协会壮大规模,抱团发展,并教育引导企业和协会加强品牌观念,以注册共用商标,解决品牌化发展难题。二是农村要美,关键要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同在,外在美在于把美丽乡村当景区建,把基础设施当景点建,把农业产业当景观建;内在美在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如南林村每年一次的南林好人评选,石垅村每年开展一次的好媳妇评选。三是农民要富,关键要注重“输血”和“造血”并举,通过土地入股分红通过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带动,引导农民盘活现有资源,自主经营,拓宽农民创收路子,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边农民经营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业态。

  找准生态保护与有序开发的结合点。要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谋划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先“绿”后开发。注重发挥青山优质的生态环境背景优势,结合市、县“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坚持发展绿色产业体系,持续做大做强“三大百亿”产业。今年一季度新栽楠竹2000亩、雷竹1500亩,新栽油茶1500亩,新增蔬果大棚1000亩,新建中药材基地1000亩;完成造林4600亩,完成通道绿化20公里。二是先整治后开发。重点整治农村河库水渠,打响了全镇“碧水保卫战”,已投入挖机30台,人力500人,资金120万元集中整治全镇河道、水渠、水库;重点整治农村综合环境,一季度新建垃圾池50座,投放垃圾桶150只,青山镇污水处理厂现已建成运营,覆盖全镇的垃圾转运系统运转良好;重点整治青山工业园“僵尸企业”,持续开展“腾笼换鸟”,积极引入的运转效益好、带动能力强清洁工业企业,目前新引入投产企业4家。三是先保护后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镇湿地总面积1229.95公顷,湿地率达54.69%,大泉洞百泉地质公园是一座大型自然宝库,目前已筹划动工的实力项目有东呈集团投资建设的大泉洞旅游开发项目、省交投集团投资开发的拙成田园综合体项目等4个,总投资逾32亿元。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领导者为何需要定力?
下一篇: 以“五个振兴”书写白霓新华章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