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岭乡党委书记 徐涛
3月28日,根据县委安排,我随同考察组赴通城学习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现场观摩、听取介绍,详细了解了当地建设美丽乡村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开阔了眼界,深受到启发。
一、参观感受和启发
考察之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乡村美丽、产业独特、民风和谐,主要有以下三点感悟:
一是注重“图纸设计”。在规划理念上,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突出特色。二是注重“门面装修”。放眼望去,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都摆放印有编号的垃圾桶(便于倒查监督),引导农户规范倾倒垃圾。三是注重“梁柱支撑”。麦市镇冷锻村按照“一村一业”的原则和“什么来钱种什么”的思路,大力打造百亩月季庄园,并依托这一特色产业,带动兴起了农产品深加工业和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精品民宿等旅游业态。
二、发展思路和措施
考察收获的经验弥足珍贵,发展吹响的号角刻不容缓。无论是发展基础、区域位置,还是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肖岭都已经具备打造美丽乡村、发展绿色产业的条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全面铺开、一哄而上,也不能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要牢牢把握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研究,实行分类指导,疏堵结合。要坚持示范带动,选定资源条件较好的村先行试点,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建设一批能体现肖岭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庄,把农村建设得像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二是加强环境整治。要大力宣传,引导农户规范倾倒垃圾,促进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全民知晓。以部分村为试点,积极发动试点村召开党员大会和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成立环境治理理事会,实行村民自治,通过“群众事群众办”的模式,充分激发村民参与环保事业的主人翁意识。计划每户配备垃圾桶一个,每户每年收取100元清理费用,实行户保洁,村环境治理理事会集中清运和处理。通过“县、乡财政补贴,村民委员会自筹,个人主动缴纳”的四级联动方式,整合资金,配齐设施设备,保障人力物力,促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正常可持续运转。
三是突出产业支撑。建设美丽乡村,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要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富民。坚持建设村庄和经营村庄有机统一,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促进农民致富紧密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循环农业和休闲生态旅游业,着力拓宽农民创业就业门路,大力推进“产品变礼品、园区变景区、农民变股民”,实现“村美”与“民富”兼顾并存、齐头并进。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精准发力 把握好“三个结合”
下一篇:
发挥资源优势 建好美丽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