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高校领域,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笔者从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转型的研究入手,力图探索一条适合音乐专业转型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在遵循音乐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三要”,即: 因人而异,要适度调整教学环节与过程;因人施教,要灵活调节教学模式与方法;因材施教,要合理调配教学训练与实践。
一、 因材施教,合理调整教学环节
(一)分析生源现状,结合专业特性,因材施教。
目前,艺术类院校教学模式及生源现状状况特殊,一是生源状况整体素质严重参差不齐,既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艺术特长生,又有文化课基础较差,高考前临时“转行”的考生,二是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偏重艺术技能的学习,而综合性普通高校的教学却没有考虑到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使学生跟不上教学整体大纲和计划的要求,导致学生学习不主动,学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些现状,在教学上应当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合理调整教学环节与过程。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点讲授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材施教,达到学生学有所获的目的。
(二)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际,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采用“3+1”的模式,即前三年进行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技能教育,第四年进行实习实训。而在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则采用“1+2+1”的模式,即第一年进行通识教育,第二年第三年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到企业、基层文化单位、演艺公司等进行锻炼,把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第四年学生就可以把校企合作的成果逐步进行产业化,最终达到知识与产业的转换,从而更好的服务地方。
(三)结合音乐专业的特点与实际,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1、改变“音乐教育普教化”的倾向。
在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要改变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摆脱普通教育统一考试的老传统,打破课程设置的老框框,改革教学方法的老套路,改变教学方法的老办法。在教学管理上应注重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立完备的实践体系,选择使用的教学内容,制定实效性的评介标准。在教学方法上,应实现教师的教学从单一传授知识型向综合培养专业技能型的转换。
2、要改变“专业教学理论化的做法”。
在教学中要克服“二重二轻”的倾向,即重理论课教学轻实践课的教学,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轻视基本技能的考核。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
3、要改变“人才标准模式化的观念”。
改变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在人才培养上,应采用“基础领先、逐科结业、实习同步、综合提高”的做法。充分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层次性、特殊性,实现人才培养与教学的最佳结合。
二、讲究实用,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音乐专业的办学思路要适应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适应和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依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合理安排,紧紧瞄准市场,捕捉多方面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有学头、毕业有奔头、“适销对路”,学以致用。
(一)、专业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以利于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比如开设配器课、流行歌曲演唱、电脑音乐制作等,这些课程安排既能够遵循音乐教学的规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就业时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专业技能教学要注重综合性。
音乐专业是着力于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但为了适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开一些选修课,以增强学生对择业、职业转换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一专多能的人才最受社会欢迎,所以在培养学生“专”的基础上,发展多“能”。
三、注重实效,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一)定量互动。
所谓定量控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对教学量或实践量适量控制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突出重点、精讲多练、边教边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对所授知识的理解,课后练习的有目的消化吸收,达到一课一得,提高学生时间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定序互动。
所谓定序互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程序的控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边向学生进行示范,边指导学生演唱,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定向互动。
所谓定向互动是指教师按预先设计的目标实施的师生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过程;观察-体验-感知;思考-归纳-总结;实践-应用三个阶段来实现定向互动,这样能有效的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转型发展只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与质量观,才能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势,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更好的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两化”
下一篇:
乘势谋发展 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