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法治精神”内涵需准确把握

来源:《法制日报》 时间:2007-10-18 17:07

  “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法治建设上的一个新提法,也是继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性号召力的新概念。从字面理解的角度上看,“依法治国”似乎更直观些,而“法治精神”更抽象些。这也就意味着,要在把握“法治精神”的内涵上下更多的功夫。

  十年来,“依法治国”几乎是人人耳熟能详,但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正确领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恐怕还不是。许多人仅从字面上去套用这一概念,有的甚至打出“依法治楼”的标语,这就将“依法治国”的概念简单化了,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依法治国”内涵的精髓。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也要谨防出现这种问题。

  笔者想说明两点:一是“法治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精深,不是某个词或某句话就能涵盖和表述的,只有用心才能领悟;二是这种领悟绝不是不着边际的任意解释,必须要立足于我们的制度建设和价值目标追求。

  准确把握“法治精神”的内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这就对法学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说以前法学界还鲜有人对“法治精神”做深入系统研究的话,那么,今后应该有更多的法学或法律工作者勇于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将“法治精神”作为重要的法学研究范畴,为全社会正确领悟弘扬“法治精神”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抓住这个极富学术价值与时代气息的问题,也可以为法学的深入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具有反思性和创新性的理论切口,为法律体系的重构和法律体制的创新提供富有时代性与世界性的精神动力。

  准确把握“法治精神”的内涵,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媒体要不断提高鉴别真伪“法治精神”的能力,将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这些“法治精神”的内涵,以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的道理宣传好,同时对那些错误的、庸俗的思想和理论予以纠正和批判,为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当然,准确把握“法治精神”的内涵,更需要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各自的领域内,从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出发,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武装自己,将法治的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等融入到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中。事实上,这些工作也是向社会向百姓传递“法治精神”最重要的渠道。

  法律应该和政体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程序也有关系。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的“法的精神”。

  如何去领悟这无处不在的“法治精神”?

  需用心准确把握!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十七大报告多处新提法 中共推党内民主实字打头
下一篇: 十七大新华时评: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