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抒怀:民生连着国运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7-10-18 17:05

  民生问题,成为党的十七大会内会外共同关注的热点,就连采访会议的“老外”也把这个话题作为报道的重点之一。民生问题何以让人们如此关切?

  民生连着国运。国家建设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从表面上看,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都是个人生活问题,但从全局看、从深层次看,民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回望我国五千年历史,“盛世”都是休养生息、民生改善的时段;“乱世”都是民不聊生、矛盾激化的时期。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人曾断言,“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还有人预言,共产党政权也会像以前的政权一样,因为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垮台。58年过去了,曾经的预言成了笑料。然而,国际社会对中国民生问题的关注没有改变,因为民生不仅反映民心向背,还集中地体现着执政党的价值追求、治国理念和执政水准。

  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今天的民生问题已不再主要是解决温饱,而是更加富裕;不再主要是人的生存,而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利益分配,也是制度保障……一句话,是更高层次的民生问题。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个方面的任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建设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中国将以更加繁荣、民主、文明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且听盛会新民声
下一篇: 求真:放眼全局谋发展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