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通山县城西北行约十余公里,有一地群山环绕,如同巨龙盘旋。“龙头”低洼处,一汪活水经久流淌。两百多年前,一对兄弟逃难至此,把家安在 “龙脖” 处,取地名为龙岭。
初到龙岭,是在二十八年前的秋天。那时我在乡政府工作,受人所托去那里寻访一位烈士后代。烟雨迷蒙中,我在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上艰难前行。斑斓如虹的山峦带给我的不是秋日的视觉盛宴,而是举步维艰的沉重。好不容易到了村庄,道路相对平缓了,却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村庄里,房屋拥挤低矮,遍地禽畜粪便,让人有些呼吸不畅。那年年底,我调到另一个乡镇工作,便再也没去过龙岭村。
前段时间,有朋友说起龙岭的黄桃果实饱满、香脆可口,那里还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景色,令人向往。在乡政府工作的老公说,现在的龙岭可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那里如今是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村落,2022 年度被命名为 “湖北省生态村”,也是“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于是,我便对去龙岭更多了几分期盼。
时值暮秋的一个周末,我约上两三好友奔赴龙岭村。
沿两车宽的水泥路盘山而上,坐在车上透过车窗望去,天空一片蔚蓝,阳光洒在迤逦的山脊上,照亮了一片片斑斓,满眼叠翠流金,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
路两旁的百日菊妩媚绽放,一路引领着我们来到一块形如大山的姜黄色大理石前。石上刻着 “美丽家园” 四个红色大字。前方是一口面积约两亩的池塘,塘上的曲廊斗折蛇行,直通塘中心的亭子。亭子由六根滚圆的红漆柱子支撑,覆着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富有动感。
停车于空旷处,拾阶而上,见到掩映在浓荫下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后是一栋古色古香的房屋,朱门蓝瓦,飞檐翘角,呈扶摇而上之势。门顶上 “为人民服务” 五个金黄大字熠熠生辉。
连着老年活动中心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是一个广场,这是龙岭村的露天戏台。从村里展示的图片看,逢年过节,村里的男女老少身着彩衣,在这里载歌载舞,极尽欢愉。热闹和谐的乡村社区生活丰富多彩,群众参与热情极高。
龙岭村没有商业开发的痕迹,一切都是原汁原味,发展的是因地制宜的绿色产业。果柿、油桃、油茶、茶叶、兰花等基地已形成规模。
野菊花在公路边、山坡上漫不经心地盛开着,让乡村的秋天多了一份恬淡与宁静。一丛一丛的紫菀,在微风中摇曳,透着梦幻般的浪漫。竹篱边多种有鸡冠花,开得蓬蓬勃勃、热热闹闹,波浪状的花序边缘红艳耀眼。
走在如画的风景里,你无需刻意寻找,看到的都是心中期待的美好。红尘之外的安逸感,让人淡了心境,暖了心情。
走进位于半山的兰花基地,远远就闻到了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芬芳。山风裹着香气,如清流一般沁人心脾。这是兰花的世界,一排排兰花整齐划一地向前延伸,望不到头。墨绿的叶,流畅的线条,清秀与温婉完美交织,浑然天成。龙岭村的兰花基地现有兰花近两千盆,是村支书徐礼旺领头,带着一群人精心培育起来的。他们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心血,把兰花一点一点养成了景观。徐支书的目标,是要把兰花发展到一万盆以上,把这里打造成咸宁市的大型兰花交易市场。龙岭村的华丽蜕变,让我相信,这些养在深闺的 “美人” 定会成为村民追寻的美好;一如这山明水秀的龙岭村,正拼尽全力绽放。
龙岭村这个美丽的 “宝藏之地”,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惊喜。如今,这个宝藏正被一双巨手徐徐打开,让世人见证它的神奇与活力。
群山之中,热土之上,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画卷正伴着 “乡村振兴” 的号角徐徐展开,孕育着升级发展的勃勃生机。
(喻雪金)
编辑:但堂丹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宁志丰委员说,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加强产业规划...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志茹“乡村振兴应与大自然相结合、应与城市垃圾治理相结合、应与发展绿色农产品相结合、应于脱贫攻坚相...
通讯员杨惠春日前,嘉鱼农商行簰洲湾支行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公司春节生产收购原材料资金缺口。...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记者王恬通讯员龙钰山间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乡味道、离别时父母的牵肠挂肚……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村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咸安建区20周年,也是咸安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敏15日,我市收视收听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丁小强指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李瑞丰、张文会13日,全市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赤壁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