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比年来得早。初三,我们一家三口,去岳父家拜年。
岳父七十岁了。多年前,他承包村里的一处荒山,一直在那里栽树,种花,过着开山绿化自然的农耕生活。才到山边,儿子就叫起来:“爷爷栽的樱桃树,花开了。”
我和妻子循声望去,岳父栽在山上的几株樱桃,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点缀在万绿丛中,春意盎然,暗香浮动,如一幅丹青水彩。
踩着芬芳,我们走进岳父家,岳母一人在厨房忙碌,妻子跑过去帮忙,我问:“爸呢?”岳母说:“在楼上练字呢?”
儿子听说爷爷在楼上练字,本来要去看电视的,转身蹬蹬蹬,上楼去了。
我也跟随着上去,见岳父坐在楼上大厅的桌旁认真地写字,我说:“爸,在练字呀!”岳父嗯了一声说:“我报名上了老年大学书法班,方昌华在那里主讲过呢。”方昌华是某镇文化站管理员,书法家,岳父去年七十大寿,我写了首诗:“松风竹雨七十载,阅尽人间事与态。酸甜苦辣心自知,云卷云舒都是爱。”请方昌华写的字,制作一幅卷轴送给他。岳父甚是高兴,也记下方昌华这个人。
儿子看爷爷写的字贴满墙,一边拿着手机拍照,一边嚷着爷爷给他写幅字。岳父说:“写什么字?”儿子说:“写首诗,清朝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看着爷孙俩在那里磨墨吟诗写字,忙得不亦乐乎。我不仅感慨万千,岳父用勤劳的双手描绘一幅绿水清山花香扑鼻之画,用一生写就一首情感饱满宏伟壮丽的诗篇,用活到老学到老的坚持,练出一手线条流畅苍劲有力的书法,才有了今天这诗书画闹新春的意境。(鲁敦喜(咸安))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通讯员张丹报道:近日,省总工会湖北职工讲堂在咸宁市图书馆举行。任蒙在当天的《散文的难度与时代的高度...
咸宁网讯通讯员周益民、周航报道:近日,由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我市作家李专散文创作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来自湖北...
乡友用微信给我发来一座青山、一泓清流、一叶扁舟的几张彩色老照片,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故乡的渡口!他卖了个关子,想邀我回去...
推开窗子,迎来一树明艳。细长的树枝,擎着紫红的花束,在无边的绿意中,恰似南国少女,含情脉脉地频频点头。 这就是紫...
曾经的往事,经历的种种,就如年代感极强的彩片、灰片、黑白片甚至间歇的断片,没有秩序、没有主次,总是在不经意间冒出,在...
今年酷暑时期,我搬到老家——离通山县城十多里远的大畈镇下杨村,住了近一个月。 老家的生活,未如城里丰富多彩,但亦非...
仲夏季节,我应咸宁朋友的邀请,再一次在淦河流域采风,近距离感受了淦河之大美。 我们一行数人,从淦河源头开始,一路...
离开学校已经多年,每天敲打着键盘,埋头于十个阿拉伯数字的无限种排列组合,时光在指尖悄然流逝;工作就是重复做着借:**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