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岁尾,县上推定桃花为崇阳县花,刚柔相济,承千古一脉,合风物民情,是为佳事。
邑人爱桃花,可谓深远。山、坳、冲、坪,港、湾、庵、洞……名之桃花者比比皆是。更不用说,凡有村姑处,必见桃花红。一条横贯县境的隽水,人们世代相呼桃溪。
古之崇阳八景,首推桃源春霁。元邑内高士严士贞淹贯经史,旁通仙释,晚年云游,不知所终,却留下一辑《桃溪百咏》,邑人传诵。“咀夫吟咏之味,契夫模写之工,则于其邑之名宦人物,山川古迹,忠烈神明之祠,梵宇琳宫之富,草木鸟兽之异,不待求之图志,可由此而得之矣。”(《桃溪百咏》序·明杨昺)。
我不知道桃花与家乡的情缘有多深,当商代遗址中的桃核在河北藁城出土时,殷商的铜鼓还幽幽藏在家乡的黄土中,我确信这是一方被桃花的精魄浸润久远的土地。
邑人任希夷曾在宋时感伤:我来欲访桃花洞,地老天荒无处寻,应是武陵源上路,落花遗恨到如今。鄂南的隽水和湘西的沅水之滨都有诸史记载的壶头峡、伏波庙。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晚年南征五溪蛮夷,屯兵壶头,病死军中,当地设伏波庙祭祀这位“马革裹尸”的将军。将军征战处,就近晋后所谓的桃源境地。我无力探究历史的谜团,却总冥冥感应,家乡的山水与陶令笔下的胜境,似应大有关联,同一道幕阜山脉,陶令的踪迹离我的乡土更近。
文人墨客赏花,大多追求高雅,讲究格调,爱分三六九等。有什么花魁、花王、花后、花仙、花中君子……宋人曾端伯曾各题名目,列出花中十友,现时国人也热衷名花评选排位,平民化的桃花自然远离其列。
我欣赏群芳争奇斗艳的绚烂,更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深刻。读读缀有桃花的诗文吧,你会平俗之中见大雅,朴质之中品真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桃夭)。古人以桃比兴,把祝福儿女婚姻家庭和美、幸福、快乐的殷殷之情,吟咏淋漓尽致。
一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洗练明快,曲尽人面桃花、两情相悦的美好,动乱中人去桃艳的伤感痛惜,桃花含笑亦含泪,美得令人心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晚鸭先知。”(宋·苏轼);“小桃西望那人家,出篱香梢几树花。”(宋·刘敝);“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逐泥。”(宋·刘次庄)……乡情乡趣,人间至美,尽显桃花的物象中。
桃花也有传奇。一幅千年图景:陶潜描绘的质朴自然、没有世网羁绊,男耕女织、童叟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是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夹岸桃林为铺垫;一部奇书《三国演义》,一段三杰结义、义胆忠肝的千古佳话,也是从花开正盛的庄后桃园的宴聚中开篇。一折孔尚任笔下风尘女子李香君用鲜血洇成的桃花扇,道尽朝代更替中人性的忠奸善恶,令人咏叹。
桃花象征着和美、热烈、情爱、乡愁、仁义、忠贞。
家乡正盛世,人在春光中。商鼓为标,楚凤振翅,银杏树帜,桃花为魂,男女同治,杨葳莺啭。才俊倾其心血,百姓不惜汗水,这般模样乡土,想不迷人都难。(甘振雄 (崇阳))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通讯员张丹报道:近日,省总工会湖北职工讲堂在咸宁市图书馆举行。任蒙在当天的《散文的难度与时代的高度...
咸宁网讯通讯员周益民、周航报道:近日,由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我市作家李专散文创作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来自湖北...
乡友用微信给我发来一座青山、一泓清流、一叶扁舟的几张彩色老照片,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故乡的渡口!他卖了个关子,想邀我回去...
推开窗子,迎来一树明艳。细长的树枝,擎着紫红的花束,在无边的绿意中,恰似南国少女,含情脉脉地频频点头。 这就是紫...
曾经的往事,经历的种种,就如年代感极强的彩片、灰片、黑白片甚至间歇的断片,没有秩序、没有主次,总是在不经意间冒出,在...
今年酷暑时期,我搬到老家——离通山县城十多里远的大畈镇下杨村,住了近一个月。 老家的生活,未如城里丰富多彩,但亦非...
仲夏季节,我应咸宁朋友的邀请,再一次在淦河流域采风,近距离感受了淦河之大美。 我们一行数人,从淦河源头开始,一路...
离开学校已经多年,每天敲打着键盘,埋头于十个阿拉伯数字的无限种排列组合,时光在指尖悄然流逝;工作就是重复做着借:**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