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大溪国家湿地公园内,有两个组的居民都姓邬,他们代代相传着邬石林将军的故事。
明朝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大权。明太祖死后,长孙朱允炆继位,他感受到藩王势力的日益膨胀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逐渐开始实行削藩。坐镇北平的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燕王起兵不久,建文帝派出当时“饮马大将军”邬石林率兵六十万北上御敌,在石家庄城附近大败燕王朱棣,并把朱棣包围在正定县城内,准备次日发起总攻。就在这时,有锦衣卫在建文帝跟前进谗:“您是太祖的孙子,燕王是太祖的儿子。如果杀害燕王,您就要背上杀叔的骂名。况且,邬石林将军手握重兵,一旦获胜,万一借‘杀叔’反过来征讨您,到时,天下就会落到外姓人手中,此战不能让邬石林将军得胜。”第二天一早,建文帝命令邬将军班师回朝。邬将军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命令部下将燕王团团围住,按兵不动,自己立即上书建文帝陈明利害,问明原因。可是紧接着,皇帝的第二道、第三道圣旨紧跟着又来了。邬将军只好班师回朝。回朝后建文帝表面给了邬将军大量赏赐,但解除了他的兵权,命令锦衣卫监视他的日常行动。
一日,邬将军应召入朝,对同僚低声吟咏“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锦衣卫马上向建文帝告密。第二天建文帝召见邬将军,对他说:“昨天的诗写得好啊,但朕何曾嫌你迟,改用忧字如何?”乌将军吓出一身冷汗,忙磕头谢罪。建文帝说:“现在就放你回去,好放心熟睡。”随即把他遣送回家。邬将军带着家眷二十余人,回到故土——现通城县高滩村居住。
后来,燕王重整旗鼓,攻打建文帝。公元1402年,朱棣夺位登基,改元永乐。其间建文帝三次派锦衣卫到高滩村请邬将军出山挂帅,可邬将军早已心灰意冷,出家在高滩村白鹅山的圣光庙当了和尚,后在此庙仙逝。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报国无门的大将军,在白鹅山圣光庙为这位将军塑了金身。时光荏苒,白鹅山的圣光庙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几个石墩了,但在当地,邬姓家族中世代相传着邬石林将军的许多英勇事迹。 (胡丛武、吴少伟、吴纯军)
编辑:Administrator
嘉鱼陆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庙,人称吴主庙。庙里供的虽是吴主孙权,它的来历却和陆逊很有关系。 当年陆逊才二十多岁...
咸宁温泉有座山,名曰潜山,说起这潜山,还有一段故事哩。 传说在宋朝时,温泉冯状元的小姐招亲,她绣了一面有九个人...
从通山县城到九宫山,中间有一座山岭,叫望闯岭。说起望闯岭还有一段故事哩。 传说闯王起事以后,就有一句民谣:“迎闯...
何婆桥为今通城县马港镇政府所在地。相传,此地有一员外,家资巨富,虽年逾花甲,但膝下无子,仅有一女儿,自然视若掌上明珠...
通城县石南镇排合村有个叫牌楼冲的屋场,说起来倒有一段传奇的来历哩。这牌楼冲有一姓吴名昌祚的人,此人善医术,乡里谁人染...
宝镜洞位于通城县黄龙山宝镜村,是黄龙山着名风景点。相传玉帝之女慕黄龙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来游,至宝镜洞时,坐下小憩。...
天岳关位于通城县黄龙山小坳要隘,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为古鄂州最南端的边防要塞,亦为近代兵家重地。天岳关之名因...
通城县黄龙乡盘石村有个叫摸剑岭的地方,为县城去黄龙山的必经之地。相传吕洞宾上黄龙山访葛洪至此天黑,便蹲在一山岗石上出...
通城县药姑林场辖地有一个原名楠竹沟的地方。由于林深地险,当年被辟为红军医院。有医护人员10余人,长年伤病员70余人。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