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寓意深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玩味其中,围绕汉字说文解字,创造出神奇迷人的文化现象。不少名人善于拆字妙对,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显得妙趣横生,雅趣盎然,令人折服。
南朝辞赋大家江淹,年轻时家贫而才思敏捷。一次,他和一群文友出游,在江边遇一蚕妇,当时有一文人即兴道来“蚕为天下虫” ,很多人无言以对。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灵机一动,接着文友的话答道:“鸿是江边鸟。”上言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下联将“鸿”拆为“江”和“鸟”,贴切工巧。江言一出,顿时博得众文人的一片喝彩。
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吕蒙正,幼时缺衣少吃,但学习刻苦。一日,私塾先生带领几个学童踏青,吕蒙正因未吃早饭,肚中饥饿,看到有一山泉,忙跑过去饮水充饥。先生见此,出联问曰:“ 欠食饮泉,白水岂能度日?”吕蒙正人称“神童”,知道这是“饮”“泉”两字的拆字联,且触到了他的痛处,当即对出了下联:“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吕用“闭”“ 卡”两字拆字巧对,说出了自己的贫困处境,令人同情。
传说朱元璋年轻流浪时,夜宿一名叫珠宝的女子家,珠宝与朱元璋交谈至晚,见朱元璋虽然穷途末路,却又气宇不凡,大起敬慕之心,于是出语试探:“深山藏珠宝,你说是朱家宝?王家宝?”朱元璋想起往昔邻家生孩子的情景,立即对道:“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儿!亥时儿!”女子将“珠”字拆为“朱”和“王”,既合自己的身份,又暗露许身之意;朱将“孩”拆为“子”和“亥”,机智中显出一股王者的霸气。
毛泽东也是一位语言高手。1907年秋,16岁的毛泽东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他的一位叫肖三的同学有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便前去借阅 ,不料肖三要他对句。毛泽东慨然应允。肖三出了一联:“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 毛泽东听了略加思索,脱口而出:“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肖三有取笑毛泽东之意,出的拆字联“目”、“贵”为“瞆”,没想到毛有如此才华,用“门”、“才”合为“闭”, 对得天衣无缝,且不卑不亢。肖三佩服不已,当即取书相借,从此与毛泽东结为莫逆之交。(郁林 )
编辑:Administrator
嘉鱼陆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庙,人称吴主庙。庙里供的虽是吴主孙权,它的来历却和陆逊很有关系。 当年陆逊才二十多岁...
咸宁温泉有座山,名曰潜山,说起这潜山,还有一段故事哩。 传说在宋朝时,温泉冯状元的小姐招亲,她绣了一面有九个人...
从通山县城到九宫山,中间有一座山岭,叫望闯岭。说起望闯岭还有一段故事哩。 传说闯王起事以后,就有一句民谣:“迎闯...
何婆桥为今通城县马港镇政府所在地。相传,此地有一员外,家资巨富,虽年逾花甲,但膝下无子,仅有一女儿,自然视若掌上明珠...
通城县石南镇排合村有个叫牌楼冲的屋场,说起来倒有一段传奇的来历哩。这牌楼冲有一姓吴名昌祚的人,此人善医术,乡里谁人染...
宝镜洞位于通城县黄龙山宝镜村,是黄龙山着名风景点。相传玉帝之女慕黄龙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来游,至宝镜洞时,坐下小憩。...
天岳关位于通城县黄龙山小坳要隘,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为古鄂州最南端的边防要塞,亦为近代兵家重地。天岳关之名因...
通城县黄龙乡盘石村有个叫摸剑岭的地方,为县城去黄龙山的必经之地。相传吕洞宾上黄龙山访葛洪至此天黑,便蹲在一山岗石上出...
通城县药姑林场辖地有一个原名楠竹沟的地方。由于林深地险,当年被辟为红军医院。有医护人员10余人,长年伤病员70余人。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