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嫦娥文化初探之四]丰富多彩的嫦娥民俗活动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11-22 17:06
在咸安民俗和祭祀、庆典活动中,与桂花和嫦娥有直接关联的主要有守月华、敬桂花神、扛春神等。
守月华,一项古老的中秋祭月活动。相传东晋时期,咸安长时间大旱,桂花树难以开花,收成无望,桂农只好找在当地挂榜山鸣水泉附近炼丹的道士葛洪求助,葛道士哀民生多艰,指点村民拜月祈福。当地男丁在中秋月圆之夜,在池塘边有大桂花树的空旷场地设香案,“祭月神”,“守月华”,祈盼天降雨露,带来好收成。这是咸安区桂花镇大屋雷中秋夜祭月的场景,此时圆月当空,雷氏祖堂屋前,主祭净手焚香,礼生用火石点燃纸媒,主祭接过纸媒点燃香火,侍者在场外燃鞭炮,点大小月灯。乐队启奏大开门,擂鼓三通毕,主祭依顺序引领礼生、宗族旗、旗伞手、龙凤旗手、祭祀牌手、小月灯手、莲花灯手、三眼铳手组成的仪仗队入祖堂祭祖。大月灯手则由东绕道村月塘对面中轴线位站定,乐队在宗祠外演奏。乐队、铳手统一着黄装,其他人着白对襟上衣,白灯笼裤。祭祖完毕,仪仗队转到户外,按八字形排开两边。屋场外早已备好了祭月用的香案和供品。随着主祭念祭旗咒语,请神、娱神、颂神、送月神系列活动就此展开。
人们围绕月塘祭月、赏月,守望圆满。以“祭月神”、“守月华”为主要形式的“祭月”活动,打破了汉族地区“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习俗,为咸安地区所独有。这种“祭月”习俗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时间相符,加之民间传承的不断衍生、发展,久而久之就成了咸安地区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中秋祭”了。
敬桂花神。各家各户在打桂花前,先要在自家最高大的一棵桂花树前敬香,敬香者为男性,一般为打桂花挥杆之人。须洗手净面,一般白服行敬香之礼。男性上树打桂花,女性和伢崽在树下牵白布接花,牵白布也有讲究,来月经的女性不得靠拢桂花树,以免触犯桂花之神。
扛春神。每年春节之后立春之前,有祭桂花神仪式扛春神,这是几个村庄的大型祭祀活动。扛春神的装扮和表演,有一种原始宗教崇拜的余影。现在看来,扛春神也是一种宣传活动。春天来了,告诉各家各户要好好给桂花树复垦追肥,争取中秋桂花大丰收。(谭辉龙)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鳄鱼石的传说
下一篇:
[咸安嫦娥文化初探之三]嫦娥在咸安的景物传说
-
-
嘉鱼陆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庙,人称吴主庙。庙里供的虽是吴主孙权,它的来历却和陆逊很有关系。
当年陆逊才二十多岁...
-
咸宁温泉有座山,名曰潜山,说起这潜山,还有一段故事哩。
传说在宋朝时,温泉冯状元的小姐招亲,她绣了一面有九个人...
-
从通山县城到九宫山,中间有一座山岭,叫望闯岭。说起望闯岭还有一段故事哩。
传说闯王起事以后,就有一句民谣:“迎闯...
-
何婆桥为今通城县马港镇政府所在地。相传,此地有一员外,家资巨富,虽年逾花甲,但膝下无子,仅有一女儿,自然视若掌上明珠...
-
通城县石南镇排合村有个叫牌楼冲的屋场,说起来倒有一段传奇的来历哩。这牌楼冲有一姓吴名昌祚的人,此人善医术,乡里谁人染...
-
宝镜洞位于通城县黄龙山宝镜村,是黄龙山着名风景点。相传玉帝之女慕黄龙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来游,至宝镜洞时,坐下小憩。...
-
天岳关位于通城县黄龙山小坳要隘,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为古鄂州最南端的边防要塞,亦为近代兵家重地。天岳关之名因...
-
通城县黄龙乡盘石村有个叫摸剑岭的地方,为县城去黄龙山的必经之地。相传吕洞宾上黄龙山访葛洪至此天黑,便蹲在一山岗石上出...
-
通城县药姑林场辖地有一个原名楠竹沟的地方。由于林深地险,当年被辟为红军医院。有医护人员10余人,长年伤病员70余人。这里...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