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桥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8-12-19 08:28
泉山桥位于咸安区大幕乡泉山口村以南200米处,坐西北而朝东南,横卧在小河之上,是一座独拱石桥,全由黛青色花岗石构建而成。桥长14米,桥宽5米,桥高5米,跨径12米。
泉山桥没有显山露水的张扬,质朴地蛰伏在一个小小的盆地里。四周山峦起伏,万顷茂林,苍岩接天,幽壑垂岚。一条小溪和一条小河在桥南侧交汇。过往行人或空手或挑担,大都习惯在桥头边歇息,抽支烟或拉拉家常。天长日久,小桥成为山里人的“驿站”。特别是酷热难耐的夏夜,这里又成了人们消暑纳凉的露天“沙龙”。陆续到此的人们,掬一捧清泉,谈古论今,往往要到北斗西移、河风凉起之时,才会兴尽而归。
路人立此远眺,一条小河就像一条轻盈的玉带从桥下飘过,南边的小路沿河边爬过来,是小桥背负它渡过小河,接上北边的绿草岸,又远远的奔向远方。这里:杨柳飘绿,夕阳的余晖送走归鸦,沿着河边,三三两两的是一些傍水的人家。此情此景,你一定会在心头涌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童年少年时代的我与这小桥结下了不解之缘。曾在这里迎朝阳,看晚霞,送夕阳,数繁星,沐山雨,栉河风;也曾在这里听松声,听竹韵,听鸟鸣,听虫叫。耳目的供养,尽善尽美,让我十足享受了绿水清山的雅趣。
泉山桥,顾名思义,离不开千百年来人们关于泉眼的记忆……
位于桥北侧小河的沙滩上有一处泉眼。泉水涓涓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天然的矿泉水。她“不以旱涝而消长”,水位常年如一,流量稳定,人们不需借助任何绳索扁担之类的工具,只需弯下腰去,就能舀起清凌凌的水来。千百年来她就这样滋润着十里八乡的山里人。
夏天,泉是满的。人们择石为凳,随处可憩,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脱履挽裙,随意的让清凉的泉水涤荡胸怀,沐浴双脚;或在此接饮,捧一口品尝,清凉透心,顿感暑气全消。孩子们提瓶挂网,在周围的泉水中捉鱼嬉戏,洗脸濯足,亦可掬水自饮,尽得泉水之趣。
冬天,泉是温的。水汽蒸腾,像云雾一样,笼罩着轻纱似的梦。当地人或浣衣,或洗菜,或淘米……感受着天然温泉的暖意。
小桥建于何年,未作考证。但关于小桥曾有过这样的传说——
很久以前,泉山口(当地的一个自然村)因有山有水,且处于两山之间,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于是它就有了“小汉口”之称。这里遍布着米行、磨坊、纸坊、当铺、钱庄、鲜货庄、干货店……是极为繁荣的商品集散地,因一条小河横穿南北,给商品交易带来不便,于是汇集于此的商贾出资修建了此桥。
物换星移,泉山桥历经风雨镌刻了大山的不同岁月,小桥传承着曾经有过的故事……
那是在山村沦陷的时期,日寇的屠刀向善良的人们举起,所到之处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小小山村大火熊熊燃烧达七次之多,每次尸陈原野,血流成河。日军的暴行激起当地民众的愤怒,许多仁人志士,爱国青年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敌,日军从此处南侵的企图多次在泉山桥前被粉碎。古老的泉山桥见证了泉山人威武不屈的骨气和真诚炽热的爱国情怀。
随后,在被贫穷、愚昧包裹着的年代,泉山桥又见证了一场盗伐和保护森林的战斗,见证了采伐林木大炼钢铁时两岸青山绿色渐渐被抹去的辛酸……
是改革开放的大潮催醒了泉山桥及其两岸。久居大山深处的人们耐不住寂寞,不甘落后,一拨又一拨涌向小桥,从桥的这边走向那头,走向沿海、走向市场,走向开放……
几经风雨后,这些走出山去的人们揣回了票子,揣回了信息、科技和观念,带着改变山区面貌的勇气和力量又回到了小桥边。泉山人第一步就是挥动大手笔,开始了实施荒山秃岭变美景的工程……昔日一度荒芜的荒山秃岭被彻底唤醒:曾经匆匆而过的小鸟停下了脚步,多种高产速生的名贵树种在此扎根,那久违的潺潺流水汇成了一股清流重新传递着新的福音。(郭庆东)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龙潭桥
下一篇:
孟家桥
-
铁海坡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的前沿阵地,它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米的京广铁路西侧,与汀泗河对...
-
小时候,我老家通城县石南乡下的祖父家中,摆着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尔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尊神像叫伏波将军,后来我在某个...
-
“一脚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黄龙山林场坪等分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
-
每个国人心里或许都有一处桃花源,在这里,渔樵耕读、且歌且吟,时光停滞千年。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终南山隐士的生...
-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
-
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
明...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
-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赣边区人民,在茶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方言。它们记载着茶...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