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教育心得 >> 正文

以“穷”激心,以情育德 一次语文课堂融入德育的实践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6-24 16:28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李思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发现学生们对“穷苦生活”缺乏概念,难以理解古诗文中描绘的民生疾苦,对学习古诗文积极性不高。为此,我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切入点,开展了一次融合德育的语文教学实践。

一、巧用激将法,激活表现欲

课前我感慨:“同学们没穷过,所以不懂穷人的世界!”此话一出,很多学生就急于反驳,“我每周只有100块的零花钱,还不穷吗?”“我想买双限量版的球鞋都要攒好久的钱”……孩子们认为花钱不能随心所欲就是穷人,其实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穷困。但既然老师提到了“穷”,孩子们参加课堂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纷纷想要证明自己有多穷。

二、设德育讨论,激发学生分析

我趁热打铁引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茅草很贵重吗?诗人面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何以如此大动干戈?

一生说:“那些茅草对于杜甫很重要,没了屋顶的茅草,茅屋就无法再遮风挡雨”;一生立刻补充说:“杜甫家中还有妻儿,不能淋雨”;另一生接着说:“杜甫已老迈无力,再寻茅草盖屋不是易事”……学生们分析到这里已实属不易,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他们无法理解“布衾多年冷似铁”。当我为孩子们展示2018年“女子因孩子丢失5元钱地铁票而多次打骂孩子”的短视频后,学生们不再争抢着说自己是穷人,反而是陷入了沉思。

三、创表演活动,带动情感成长

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继续提问:杜甫面对“群童”时会说些什么?请演出当时的情形。学生起初将群童视为恶作剧者,或文雅讽刺或愤怒斥责。我意识到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群童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我接着提问:你认可“群童”这一行为吗?刚开始学生都表示不认可,直到我出示安史之乱时期“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的史料后,学生才意识到,在战火纷飞、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前提下,这些孩子或许正是因为家中极度缺乏生活物资,才无奈抢夺茅草。

这时,课堂上出现了讨论声:“原来杜甫不是骂孩子们是盗贼,是骂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腐朽官员”“杜甫不恨这些‘恶童’,恨的是自己已年迈,于国于家都成了一个无用之人”“杜甫真伟大,自己没有一间栖身的屋子,却想盖起广厦大庇天下寒士,我要向他学习”……杜甫的家国情怀,心系人民疾苦、忘怀自身得失的崇高精神,从学生们的讨论声中流淌出来。

本次实践将语文教学与德育自然融合。当学生从“伪贫困”的争论转向对真实苦难的思考,他们最终在精神共鸣中完成人格成长。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小学音乐节奏训练创新研究——以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竹子冒尖尖》为例
下一篇: 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