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第十二小学 章甜甜
摘要:本研究重点关注小学音乐教育里节奏素养培养方面的关键问题,选取人音版一年级的《竹子冒尖尖》作为例子,探索在智能终端支持的情况下的节奏训练创新模式。研究设计了“魔法图谱”系统,把抽象的节奏符号转变为动态可视化界面,构建起“手势图谱 - 声音生成 - 智能评价”的闭环学习系统。借助“画 - 听 - 玩 - 创”四维教学路径,有效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节奏学习时枯燥且难以理解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节奏训练;智能终端;可视化图谱;交互设计
引言:音乐属于时间的艺术,而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所在,节奏感作为音乐素养的基础部分,是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点,不过在传统节奏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大多时候难以理解抽象的节奏符号,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难以长时间维持专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智能终端给音乐教学给予了新的可能性。基于此,本研究试着把智能终端与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深度融合,构建“魔法图谱”节奏训练系统,让抽象的音乐符号转变成生动的视觉图像,使枯燥的节奏练习变为有趣的互动游戏,提升学生的节奏素养。
一、以理为据:节奏素养启蒙的价值指向
节奏训练是音乐启蒙的首要任务,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从认知发展和音乐教育规律看,节奏素养的早期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一)音感入门,从“节”出发夯基础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里最早被人感知的元素,也是在音乐维度中最容易凭借身体去感受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着重指出,节奏训练是构建音乐感知的根基,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借助身体律动去感受节奏乃是音乐学习的自然起始点。以《竹子冒尖尖》这首歌为例,它采用三拍子,有着十分鲜明的节奏特性。“强弱弱”这种规律感和竹子生长的意象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借助节奏训练,学生可先确立对三拍子的感受,接着逐步领会旋律、力度等其他音乐要素,形成完整的音乐感知[1]。
(二)节奏为骨,贯通听唱动写全维度
节奏素养并非仅仅关乎单一技能,而是贯穿于音乐能力全方位发展的核心线索,依据柯达伊音乐教育理念,节奏训练可有效地整合听觉、声音表达、身体律动以及音乐识读能力。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学当中,节奏训练成为了联结各项音乐活动的纽带:学生先听辨节奏,接着借助演唱来表达节奏,然后用身体动作去表现节奏,最后尝试识读与创编简单的节奏谱。
(三)游戏为媒,促发动手动脑双通路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游戏化学习是契合其认知特点的有效途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别强调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核心位置,结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把节奏训练设计成游戏形式,可激发学习动机,延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2]。
二、以技为器:“魔法图谱”系统的结构设计
为有效支持节奏训练,本研究结合智能终端的技术特性,精心设计了"魔法图谱"系统架构。系统结合触屏交互、声音生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直观易用的音乐学习环境。
(一)图谱直观,转译抽象节奏语言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里最早被人感知的元素,也是在音乐维度中最容易凭借身体去感受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着重指出,节奏训练是构建音乐感知的根基,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借助身体律动去感受节奏乃是音乐学习的自然起始点。以《竹子冒尖尖》这首歌为例,它采用三拍子,有着十分鲜明的节奏特性,“强弱弱”这种规律感和竹子生长的意象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借助节奏训练,学生可先确立对三拍子的感受,接着逐步领会旋律、力度等其他音乐要素,形成完整的音乐感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先依靠拍手去感受“强弱弱”的三拍子节奏,然后再结合“魔法图谱”系统里放大的视觉图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中“XXX”和“XX XX”这两种主要节奏型。有一位学生在体验过后说道:“原来音乐里的节奏就如同心跳一般,有规律地跳动着,我现在可感觉到音乐在跳舞了!”这种从节奏着手的方式,为学生开启了音乐世界的大门。
(二)触屏互动,增强操控沉浸体验
节奏素养并非仅仅关乎单一技能,而是贯穿于音乐能力全方位发展的核心线索,依据柯达伊音乐教育理念,节奏训练可有效地整合听觉、声音表达、身体律动以及音乐识读能力。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学当中,节奏训练成为了联结各项音乐活动的纽带:学生先听辨节奏,接着借助演唱来表达节奏,然后用身体动作去表现节奏,最后尝试识读与创编简单的节奏谱[3]。
“魔法图谱”系统设计了独特的节奏可视化方案,把抽象的节奏符号转化成了动态的图形。在课上,学生依靠触摸屏幕上移动的节奏图案,产生相应的声音,同时身体也会随之律动起来。这种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让节奏概念从抽象变得具体可感,有效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对节奏符号理解险阻的问题,教师观察发现:“学生不再只是机械地拍手跺脚,而是可将听到的节奏与图形、动作、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完整的音乐认知。”
(三)智能反馈,构建即时评价闭环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游戏化学习是契合其认知特点的有效途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别强调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核心位置,结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把节奏训练设计成游戏形式,可激发学习动机,延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
在《竹子冒尖尖》教学里,“魔法图谱”设计了“竹子成长记”游戏,将三拍子节奏与竹子生长的过程结合在一起。学生依靠正确拍打屏幕上出现的节奏图案,使得虚拟竹子逐节生长,要是错误了则会让竹子生长停滞,这种把抽象节奏概念与具体形象相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让节奏训练从单一的认知活动转变成了动手实践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复合活动。
三、以趣为径:"画-听-玩-创"四维路径激活节奏体验
基于"魔法图谱"系统,本研究设计了"画-听-玩-创"四维教学路径,将节奏训练从单一技能训练拓展为全方位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一)以"画"感节奏:手指描轨觉强弱
“画”指的是借助手指的运动来描绘节奏轨迹,把抽象的节奏转变为具体的动作,此方法依据人体运动学原理,借助身体动作构建对节奏的肌肉记忆。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演示怎样用手指在空中或者平板上“画”出三拍子的节奏形态,第一拍向下划的时候力度大一些,后面两拍轻轻点一下,以此形成“竹子生长”的动作意象。系统设有“节奏描绘”模式,屏幕上会显示出节奏轨迹引导线,学生沿着这条线滑动,去感受节奏的流动,针对“XX XX”这种较为复杂的节奏型,图谱上会呈现出十分突出的连接线,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符群的时值关系。
(二)以"听"悟节拍:图音对位促辨识
“听”指的是依靠耳眼协同合作来训练节奏听辨能力,系统设计了“视听结合”模式,把听到的节奏与看到的图形同步展示出来,强化听觉与视觉的联结。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学中,当系统播放歌曲时,屏幕上会同步显示出对应的节奏图谱,强拍处的圆点会放大并闪烁,弱拍处的圆点较小,直观地呈现出三拍子的“强弱弱”特征。教师设计了“节奏猜猜看”游戏,先播放一段节奏,让学生猜测对应的图谱,接着借助系统显示出正确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三)以"玩"促律动:闯关游戏强节感
“玩”指的是将节奏训练融入到游戏情境当中,借助闯关挑战来激发学习动力,系统设计了多种游戏模式,比如“节奏接力”“竹子成长记”等,把节奏练习转化为有趣的挑战,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学里,“竹子成长记”游戏把歌曲的节奏特点与竹子生长的意象相结合。学生借助正确拍打屏幕上的节奏点,让虚拟的竹子一节节长高。游戏设置了多个难度级别,从简单的三拍子基本节奏,到复杂的“XX XX”节奏型组合,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完成一个级别,系统都会给予奖励和鼓励,借助游戏化设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且有序[4]。
(四)以"创"育思维:节奏编配启表达
“创”指的是鼓励学生进行节奏创编,培养音乐创造力。系统提供“节奏创作室”功能,学生可拖拽不同图形组合成自己的节奏作品,系统会即时播放效果,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学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节奏伴奏,学生可以在系统中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音色,像沙锤、碰铃、小鼓等,然后借助触摸屏幕拖拽节奏图形,创作适合《竹子冒尖尖》的节奏伴奏。系统会自动调整节奏的量化参数,保证学生创作的作品符合音乐规律。
结束语:
"魔法图谱"节奏训练系统的实践应用,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将智能终端技术与音乐教育深度融合,系统有效解决了低年级学生节奏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武汉市光谷第十二小学 章甜甜)
参考文献:
[1]程芳艳.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与动作结合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5,(03):25-27.
[2]赵恩棋.乐感培养视角下开展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实践路径[J].琴童,2025,(02):19-21.
[3]钱文欣.基于审美感知的小学音乐节奏创编教学方法[J].琴童,2024,(19):117-119.
[4]蒋辉.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4,(24):50-52.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小升初孩子如何衔接
下一篇:
以“穷”激心,以情育德 一次语文课堂融入德育的实践
“这些书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看,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很好的启蒙作用。活动中,志愿者走进班级教室,与学校师生互动交流,并为...
咸宁网讯记者刘震、见习记者张克鼎报道:番茄鸡蛋在快速翻炒后香气满满地出锅,木料刨花在几分钟内簌簌落满一地,布料在快速...
教师身上被社会赋予很多耀眼的光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师生和家长认真聆听倡导热爱读书的演讲,共读《美的历程》、交流分享《山海经》《苏东坡传》等经典好书,齐诵祝福《书有光·...
随着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孩子出现了各种“焦虑”情绪。
《海错图笔记·肆》内容简介:作者无穷小亮研究这本清代海洋生物图谱已近9年,本书是他的最新也是本系列的收官之作,选取《海...
”农行咸宁分行副行长成耀南表示,该行正加快构建“政策上门+资金直达+科技赋能”三维服务体系,计划年内新增涉农贷款投放超5...
“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也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
杨军调研咸安区产业链重点企业时要求精细编制产业图谱 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4月7日下午,市委副书记...
将科技创新作为支点建设的核心引擎,从实验室的硬核突破到产业的万亿集群,从人才的“引育留用”到生态的“四链融合”,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