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班家长 张颖
孩子被评选为班级里的学习标兵,作为家长为孩子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倍感欣慰。孩子在学校取得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都是父母最疼最爱的宝贝,在父母眼里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老师和家长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以下几点小体会:
一、树立孩子良好习惯。
孩子小学一年级的家长会让我记忆犹新,校长在会上讲的第一点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陪伴孩子的整个人生,不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的生活。家长会上,校长讲述了养成良好习惯的几个方面:从作息、饮食、卫生、劳动、锻炼习惯等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养成快乐学习、注重阅读、独立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与人交往、关爱他人、自我管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受益匪浅,体会到孩子从小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二、培养孩子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如何培养呢?比如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孩子一旦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燃起求知的智慧之火。学校首先就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走进学校,低头可见地面格言、抬头可见宣传栏、文化栏。顺着楼道可见名人名言、学生书画作品。每个空间、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学校还在每个班级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在学生们交换课外书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习惯。作为家长在家里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和家长学习来的。比如家长经常阅读,孩子也会跟着养成爱看书的习惯。
三、给予孩子尊重与鼓励。
另外我们应尊重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在与大人的谈话中,孩子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我要为孩子做什么决定时,我会先征求她的意见。
给孩子点赞!现在孩子们的作业上,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老师们批改的分数,还有诸如“真棒”这样的批语,或者是小印章。作为家长来讲,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和别人的孩子比,因为每个孩子的背景不一样。那家长比什么呢?自己和自己比,我们要看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并且适时点赞!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习惯,受益终生的财富
下一篇:
和孩子做朋友
进入四月,距离中考的时间不足百日,近段时间市教育局对外发布了今年中考考试说明以及样卷,部分科目有所调整。记者采访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