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华
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就成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而且语文创新思维与能力又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延伸与升华,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体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文本出发,激发创新联想
语文教学离不开文本,赏读文本、分析文本、钻研文本是推进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抓住灵光激发学生的创新联想。如我在教《陌上桑》时,我说:“‘使君问罗敷,宁可共载否?’这一句写出了使君的荒淫和恬不知耻。”忽然,我发现一女生皱着眉头并摇了摇头。我马上面带微笑地问:“你从此句看出了新的什么吗?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她犹豫了一下说:“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太绝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使君没我们想的那么坏。在那个时代,使君强抢走罗敷不是个难事,而却前去征求罗敷愿不愿意可以看出他很有风度,也有一定的文明程度。”
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是笑,既而是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用自已的视角研读文本,用自己的心体会着文本,体会着人生。教师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创新联想,升华了文本,展示了才能,语文的魅力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二、与文本链接,训练创新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在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后,应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撞击出他们心灵的火花,引起其共鸣,让他们拿起笔写出自已对文本的感悟与创意。如我在《黔之驴》的学习结束后说:“现在我们要举行两个活动,一是给驴子举行追悼会,二是给老虎举行庆功会。如果推举你在这两个会上发言,你该对老虎和驴子说些什么?”顿时,同学们活跃起来了,并马上写出了发言内容。其中有一学生写道:“虎兄实在厉害,面对如此庞然大物竟敢杀而食之,并且有勇有谋抓住它的弱点摸清其特性,实在是兄弟们学习的楷模。虎兄也为我们以后对付如此庞大的对手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绝不会再被假象所迷惑……”另一学生也接着举手发了言:“老驴呀,老驴,你说你窝囊不窝囊!你有如此庞大之身躯却被老虎吃掉,岂不可惜……,但这又怨得了谁呢?你平时仗自已身高马大,不求上进,游手好闲……这年月没有一身本领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被吃才怪呢!……驴子驴孙们呀,切不要再走老驴的老路,多学点本领吧,这样老驴在九泉之下也可放心了啊……”。
语文教学基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学生在用心书写着自己善良纯真的心,书写着对未来的憧憬,书写着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认识。思维一旦打开,一旦迸发将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吧。
三、走出小文本,放飞大创新
文本是有限的学习载体,而生活才是语文的大课堂。我们决不要把学生禁锢于文本之中,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把语文与生活真正结合起来。因为学生必定要走向社会,知识必将受实践的检验才会成熟。如我讲《香菱学诗》,让学生去了解曹雪芹,了解《红楼梦》,了解封建大家族,了解封建制度。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让学生去读《水浒传》,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一百零八将,讨论鲁提辖的做法在当今社会是否可行等。我还让学生走上街头,找商店招牌上的错别字;让学生为某一商品写广告语;让学生为模范人物写颁奖词;让学生写倡议书,参与环保等等。语文教学已走进一个新时代,我们应该建构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课堂。让教师和学生的智慧进行交锋、碰撞、融合与升华,使学生在这个充满语言的优美、文学的繁华、生活的应用的环境中创新自己的思维,实践自己的能力!
(作者单位:通山县燕厦中学)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中考语数外如何备考?专家给你支招
下一篇:
爱为基石 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