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各种教育观念层出不穷。“教育不能死记硬背”,“教育不能给孩子增加负担”,“要快乐学习”......社会舆论也对教育颇为关注,似乎每个人都是教育专家,随时准备对教育指点江山。知识的积累与死记硬背划上等号,作业似乎也变成了负担。在学校里孩子出现一点负面情绪的情况都是不被社会允许的,否则就是教育出了问题。
不管持何种观点,我想大家的出发点和愿望都是好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在多种因素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学校和家庭了。如果这两股力量能完美融合,我想教育效果一定是1+1>2。
老师常常教育孩子要认真完成作业,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谦让宽容,做人要诚实。有时家长知道孩子犯了错,但为了让孩子在老师心中留下好印象,会挺身而出维护孩子。当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没有完成时,有的家长会替孩子辩解;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了,有的家长会说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家长的爱子之心都是极其真切的,但每个人爱孩子的方式却不一样。
他们的爱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触龙说赵太后”。秦国大举攻赵,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触龙用“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去齐国做人质,换取救兵,解除了国家危难。这个故事赞扬了触龙的才能,但却引发了我对“父母之爱”的思考。父母应该怎样去爱孩子?赵太后明白,虽然自己暂时可以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只有他真正为赵国做出贡献才能在赵国立足,所以虽然去他国做人质是不容易的甚至危险的事情,但是一位明智的母亲知道,为了让孩子以后更长的人生过得幸福,她需要让孩子去承担这件事。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只是父母的爱需要一些理性和思考,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身体,更要明白孩子的人生需要什么。是教孩子逃避惩罚,还是教孩子承担责任,是教孩子指责,还是教孩子宽厚友爱?
“教是为了不教”,我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教师,同样适用于父母。语言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有些话语不会被时间冲淡,反而历久弥新,你还记得哪些温暖你的话语呢?
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不高兴了,家长该如何做?
你是否能尝试这样说,“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一定有些难过,你能说说今天发生的事吗……谁都希望被表扬,不喜欢被批评,但批评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你要怎样做才不会让这样不愉快的事情再次发生呢?”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家长如何做?
你是否能尝试这样说,“我能感觉到你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有些不愉快,你要知道朋友之间有一些分歧和矛盾是很平常的事情,就算是最好的朋友也一样。你想说给我听听吗?”
孩子在家贪玩不想学习,家长该如何做?
你有没有尝试这样对他说,“我知道要学会这些内容对你来说不容易,你很多次想要放弃,但是你一直在坚持,你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你激发对学习的热情,继续坚持学习吗?”
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太多太多,很多问题常常受孩子的思维限制而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话有辨别能力。孩子思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不够全面,表述也不够准确,孩子说的是他有限的能力所能看到的事实,家长却能看到孩子看不到的更多的事实。如果家长只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问题,那孩子也不可能通过你去更全面的看待一件事情。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深远。学校和家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新时期,只有家庭和学校一起携起手来,才能让祖国的花朵接受最甘甜的滋养。(市实验小学 胡杏琴)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如何帮助孩子戒掉ipad、手机瘾
下一篇:
《小猪佩奇》竟然被部分家长列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