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希子
|
在咸宁市泉都学校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位步履匆匆却眼神温暖的身影,她就是余涛,一位在小学语文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29年的“老兵”,她默默用爱与责任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智慧与坚守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育人篇章。
三尺讲台守初心
余涛是市泉都学校402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四年级年级组长。1996年,19岁的她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走进了小学毕业班的教室。从此,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成了余涛最忠实的“伙伴”。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跟上进度?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余涛深知,语文是传承文化的纽带,是培养思维的沃土。为了让课堂摆脱“填鸭式”教学的桎梏,她不断探索创新。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同学们想象下,你们是否见过类似的场景?在脑海中想象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古诗词很快就记住了?”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另外,余涛还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配乐朗诵、思维导图等方式,将《草船借箭》《月光曲》等课文变成生动的“情景剧”,学生们说:“上语文课就像在看电影!”
海量阅读也是余涛的创新教学实践。余涛积极在班级设立“图书漂流角”,开展“每日晨诵”“亲子共读”等活动,带领学生从《安徒生童话》读到《城南旧事》,从唐诗宋词品到现代散文。她坚信:“阅读是孩子飞向世界的翅膀。”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余涛还设计了基础题+拓展题+挑战题”三级任务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
29年来,余涛始终坚守在语文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24年,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前列。
29年的坚守,也让余涛自身收获了累累硕果:“常规教学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骨干教师”“四有好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而面对荣誉,余涛始终保持谦逊:“这些荣誉属于所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人。”
潜心钻研促提升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余涛深知这个道理。她常年坚持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多年教学中,余涛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
活到老,学到老。1999年,余涛通过成考被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2002年修完该校“小学教育”专业全部课程,获得专科学历;2012年再次通过成考被湖北科技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录取,2015年获得本科学历。
此外,余涛扎实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理念。
多年来,余涛在教书育人的园地里始终不忘育人初心,既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又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教以来,她撰写多篇论文,获得多个不同级别的奖项,参与多个课题研究。其2012年撰写的《驰骋想象,让思绪飞扬起来——<太阳请假的时候>教学案例》在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发表;微课《树和喜鹊》在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活动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荣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并于2022年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杂志中发表。
“如果我自己都不勤奋刻苦,怎么能去教导学生呢?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余涛总是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导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家备课和批改作业,已经成了余涛的常态。
爱心浇灌润桃李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余涛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需要用爱去唤醒、去照亮。
余涛坚持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校,用辛勤和爱心为孩子们开启新的一天。她自费购买图书,充实班级“爱心书角”。她说:“只要站在讲台上一天,我就要对得起孩子们的每一声‘老师’。”
担任班主任24年,余涛独创“三心工作法”:用爱心点亮希望,用耐心静待花开,用慧心启迪未来。她的办公桌上常备着一本特殊的“成长日记”,详细记录着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和心理动态。
余涛家访的足迹遍布杨下社区的大街小巷、甘鲁村和樊塘村的田间地头。她坚持每学期至少面访全班学生一次,重点学生面访不少于三次的习惯。
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与呵护。面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余涛倾注了更多心血。
在她班上有五个学生父母离异,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顾,缺少母爱,胆小不自信。余涛多次进行家访,与孩子父母和爷爷奶奶沟通。目前这五个孩子都能正常与妈妈接触,节假日也会被接去妈妈家里小住。渐渐地,孩子们性格开朗了,成绩大有提高,余涛也深感欣慰。
余涛曾因身体原因住院做过两次手术,她硬是咬着牙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治病,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搁学生一节课。课堂上她总是神采奕奕。有人问她:“累吗?”她总是笑着说:“当看到孩子们眼睛里的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同事评价余涛:“她像一团火,温暖着身边每个人。”家长竖起大拇指:“把孩子交给余老师,我们放心!”学生们回忆:“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如何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宣言,只有润物无声的付出。余涛像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更像一棵大树,用年轮见证着一届届学生的成长。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扎根乡土 点亮梦想 ——记崇阳县天城镇桃溪中学教师刘仁新
下一篇:
扎根教育沃土 静待花开有声 —— 记咸宁市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师黄琼
8日,当记者进入嘉鱼县渡普镇王家庄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脐橙大道。2017年,在渡普镇支持下,王家庄村连续三年举办“...
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于为宝宝奉献,这有利于宝宝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城市中居...
陈怡升(咸安)今日元旦,大雪的日子,早起无事,独自一人闭门关窗,端坐于键盘前,心中似有万语千言,却又觉得无从说起。而...
■许爱琼(嘉鱼)站在时光之岸,看奔涌的河流一泻千里,有什么能阻挡它的一去不复返呢?深情回望2020年,有太多值得记忆的人和事...
咸宁网讯通讯员崔雪芳、陈志: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咸宁天然气门站全体总动员,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战“疫”中。...
划破疫情阴霾,展现凡人大爱——“中国网事·感动2020”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群像扫描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杨稳玺寒冬阴霾散去...
我们要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高温下的坚守者为榜样,主动深入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让党旗在抗旱减灾...
咸宁网讯通讯员饶坎报道:近日,汉口银行咸宁分行党委开展以“学先进、献爱心、强担当”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此次...
咸宁网讯(通讯员饶坎)近日,汉口银行咸宁分行党委开展以“学先进、献爱心、强担当”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此次主...
我看不见你甜美的微笑,却看得见你忙碌的身影……”近日,笔者采访得知,这是嘉鱼县官桥镇干部任松清,利用微信创作诗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