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徐秀峰
|
4月29日,记者应邀走进咸安区双溪桥镇中心小学,采访2024年教师节之际获得“咸安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该校副校长、3(1)班语文教师——石静。
今年32岁的石静是咸安区双溪桥镇李沛村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2014年6月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2020年6月,通过自修,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步入教坛,赴广东私立学校教书。2016年9月,通过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被录取,分配到通山县南林镇中心小学任教;2018年9月,通过咸安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再次被录取,到该校任教至今。
■克服困难 不断“充电”
采访时,记者获悉,石静从教后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积极学习省、市、区、镇等各级一系列教育工作精神;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理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明施教”等各类讨论活动,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面对乡村学校教研资源匮乏的困境,石静还积极争取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学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有机会外出培训时,即便困难再大,也不放弃每个学习的机会。2024年暑假,有一个阅读培训,她当时怀有七个多月的身孕,身体有些不适,家人极力劝说要她不去参加,可她非常重视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坚定地说:“放心吧,我没事!”就这样,石静踏上了学习培训的征程。
■探索创新 教学相长
谈到教学,石静深有体会地说自己始终注意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寻找适合乡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创新设计出“三步助学法”,即课前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课中采用比赛强化学生参与,课后设计趣味作业拓展学生实践视野。从而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在全新的课改环境下,想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她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认可学生的努力,给予其学习信心。学生王新(化名),家境困难、营养不良、体质差,造成学习上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思想背上包袱,不爱说话,成绩跟不上。为此,石静没有歧视他,总是温和鼓励他、开导他正确对待家庭困难,树立对待生活、学习的信心,对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进行表扬。就这样,王新在石静的帮助下,学习积极了,课堂爱发言了,与老师同学有说有笑了,成绩日益进步了,期末考试,成绩步入班上前列。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教以来的石静,虽然品尝到诸多艰辛,但也收获了许多鲜花和荣誉。2018年10月,石静的说课在咸安区“四优”课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020年10月,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策略研究》在省级刊物发表;同年12月,她的微课比赛获得市级“二等奖”;2022年4月,她获得咸安区专业素养竞赛“二等奖”;2023年8月,她的教学论文获得区级“二等奖”;2022年5月,她指导学生在“帅作文”比赛中获得区级“二等奖”;2022年、2023年、2024年教师节之际,先后获得“咸安区教坛新秀”“咸安区常规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咸安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音符谱未来 旋律伴成长 ——记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音乐教师胡凤姣
下一篇:
青春在三尺讲台闪光 ——记桂花镇白沙桥小学教师孙孟夏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光明日报记者胡晓军光明日报通讯员薛斌“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
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贾月洋周仕兴光明网记者覃庆卫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中学干净宽敞的校园里,孩子们时常会遇到一位老人,...
专家团表示,闯王小学可以派年轻教师前往武汉市光谷二小观摩、学习,希望将闯王镇中心小学办成乡村高品质示范学校。
咸宁网讯通讯员田娥报道:10月29日,嘉鱼县官桥镇中心学校开展了2022年秋季“菜单式”教研活动,活动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
该局此次走进双溪桥镇中心小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而且提高了双溪桥镇中心小学学...
通讯员皮道琦报道:嘉鱼一小方家庄校区(原鱼岳六小)毗邻方家庄村,占地18亩,原有教学楼两栋,生活用房一栋,部分操场硬化,已...
咸宁网讯:2020年6月23日,新华人寿保险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通过新华保险新疆分公司向依其拜勒提村捐赠两辆小学...
咸宁网讯记者朱亚平、通讯员沈家乐报道:16日,一场生动有趣的“爱国卫生教育月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咸安桂花镇柏...
成立教联体后,所有成员校,将做到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抓,实现真正的共建共治共享,解决成员校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为迎接“六一”, 5月21日,通山县闯王镇中心小学举行“戏曲操”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