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教坛春秋 >> 正文

苏红莲:把青春和真情献给农村教育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9-26 14:51

  短发、齐耳,脸色红润,眉目清秀,像湖塘盛开的红莲,又像山野绽放的兰花。一尘不染,清香、淡雅。18日,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中学一位女教师,给记者留下了这样美好的印象。

  她的事迹虽然平凡,甚至微不足道,但却令人感动: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一位风华正茂的女青年,却能在可以从事其它优良职业的条件下,毅然选择了环境艰苦的农村教育;却能在可以调入城里学校教书的条件下,放弃机会,扎根乡教,把美好青春和真情献给农村教育。她,就是曾多次摘取各级授予的“先进教师、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住”桂冠和荣获“2017年度咸安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该校初三(1)班语文教师、班主任——苏红莲。

  “一见钟倩” 初露锋芒

  苏红莲,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于咸安区向阳湖镇铁铺村,大学本科学历,先后任教于熊家湾小学、郭家湾小学,2005年调入宝塔中校任教。一晃在农村教育这块园地辛勤耕耘了30余年。

  “记得我刚当老师时,才19岁,那时候条件十分艰苦,工资低……”接受采访时,苏红莲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据苏红莲介绍,她刚当教师时,学校环境非常差、条件十分艰苦,教室都是矮屋平房,破旧简陋,讲台是凸凹不平石板,课桌椅都是土砖石头垒砌的,有时,一不小心就倒了。并且,她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可是,她认为这一切都没什么。有人劝她改行,可她回答:“我一踏进教育这门槛,就喜欢上这个职业”。由此,苏红莲夜以继日地钻研教学业务,不知疲倦地辅导、教育学生,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被学校老师戏称为“拚命女郎”。由此,苏红莲所带的班级,每年在全镇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她个人也获得了"教苑新秀、鄂南十大杰出青年"等美称。当时的镇教育组长陈大超说:"苏红莲在教书育人上是块好钢。"

  扎根乡教 “不离不弃”

  谈到扎根农村教育。苏红莲笑着说:“我觉得在农村教书挺好的,这里有宝塔、青山、湖水,有田野,有山岗,多美,像世外桃源。我既然分配到这个学校,就要以校为家,做好工作。说真的,这么多年,我也有进城教书的机会。但我始终觉得这里孩子更需要我,没有刻意去找关系进城。”

  1992年9月的一天,当时区(原咸宁市)教育局一位局长到苏红莲所在的学校检查工作时,通过听、看、查之后,这位局长赞叹不已,对苏红莲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表示愿意帮助苏红莲调到城里学校任教。可是,她却婉言谢绝地说,谢谢您的关心,我觉得这里还可以,再说,农村教育也需要老师啊!她的一席话,说得这位局长无地自容。

  对待学生 亲如孩子

  苏红莲说,对待学生,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2013年10月,学生吴浩文(化名),父母在外打工,他长期寄住在姑姑家,无人照管,时常进网吧上网,经常在外“鬼混”,成绩严重下降。为此,苏红莲立即找吴浩文谈心、沟通,上至讲到建设祖国需要知识,下至讲到没有知识文凭将来不好就业等道理。“老师,我错了……”,通过苏红莲苦口婆心的开导教育,吴浩文认识到自己错误。从此,吴浩文逐渐变了,学习刻苦认真,期末考试时成绩冲刺到班上前3名;她带的班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总是名列前予。2009年元月在第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苏红莲荣获教师指导奖。2012年,在湖北大学说课比赛中,她又获得语文学科三等奖。正因为如此,她撰写的《用“爱心”挑起“责任”重担》文章获省级二等奖。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熊盛文:农村教苑谱新篇
下一篇: 何雪山:乡村讲台播洒爱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