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在讲台授课,一会儿又走下讲台辅导学生……13日,记者在咸宁高中教室走廊看见一位老师正在上课。
据介绍,这位教师叫谭建伟,今年38岁,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于咸安区汀泗桥镇赤岗村。2002年从湖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咸宁高中任教。现任理科高三A6班及文科重点班A7班语文老师。弹指间,已走15个春秋。虽然平凡普通,但也闪烁出“点点星光”。
用行动教育影响学生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谭建伟刚到咸宁高中教书时,家住官埠桥镇八斗角,离学校有七、八里路程。但是,谭建伟为了给学生作表率、做榜样,用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学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第一个赶到学校,等待学生到来;每天放学时,又等待学生走完,最后一个离开,从不迟到早退。一次,孩子感冒了,有些发烧,爱人让他等一会,等孩子醒后,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可谭建伟想,那样自己就会迟到。于是,他对爱人说:“你带孩子搭‘的’去吧,我不能迟到,那么多学生等着我,我当老师怎么能迟到?”就这样,他出了门,提前赶到了学校。
学生陈健家住大畈,刚开学时总是经常迟到,理由是说他住得太远,但当他得知老师谭建伟家住八斗角,每天第一个赶到学校时,感动说:“谭老师,我今后一定向您学习,每天坚决不迟到。”在谭建伟的带动影响下,该班以后不再有迟到现象。这是谭建伟用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学生的一个缩影。
用爱心真诚转化学生
15年来,谭建伟始终视学生如朋友。用他的话说,吾是学师亦是友。时常用爱心真诚转化学生。2005年10月,学生陈航(化名),成绩较好,性格一向开朗乐观。但自从父母离异后,他便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与同学老师接触,学习心不在焉,成绩逐步下降。对此,谭建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谭建伟主动接近他,找他交心谈心。看见陈航穿着破旧,就将家里一些成色较好衣服拿来送给陈航穿,有时候自己还掏钱请他吃饭。经过谭建伟的耐心教育鼓励,真城关心帮助,陈航终于振作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学习热情,成绩日渐见好,高考以600多分考入武汉大学。
2013年11月,学生李浩(化名),父母在外打工,他长期寄住在姑姑家,无人管教,时常进网吧上网,在外“混”,成绩直线下降。为此,谭建伟立即找李浩谈心、沟通,上至讲到建设祖国需要知识,下至讲到没有文凭将来不好就业等道理。“老师,我错了……”,通过谭建伟苦口婆心的开导教育,李浩认识到自己错误。于是,他逐渐变了,学习慢慢刻苦用心起来,期末考试时成绩冲刺到班上前5名。
用信任培养提升学生
如果说初中是学生步入成熟的起点阶段,那么,高中则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升华阶段。学生对做人、做事,逐步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教育管理上,谭建伟充分"放权",信任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中产生进取心,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让学生从课文里的故事中品尝到生活的真谛,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一次,在上课时,谭建伟让学生结合一篇课文内容,每人讲一个童年记忆最深刻的故事,也就是对自己有一定影响的故事。对此,学生们认真思索起来,各自寻找童年的记忆。“九岁时,我去乡下玩耍时,一名童年的小伙伴不慎掉入水塘,我这时急得团团转转,可另外一名小伙却一声不吭地跑到村头拿来一根竹杆将那名落水小伙救起,他沉着、冷静、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启发很大。”学生刘志(化名)首先开了个好头。接着,学生张奇(化名)忆起奶奶见隔壁邻居王大妈家困难,主动将家里的大米、食用油接济王大妈家故事。“从这件事中,我学到奶奶乐施好善的优秀品德……”张奇一边回忆着,一边这样讲。
不知不觉,学生们度过了一堂轻松、愉快、释放思维个性的语文特色课,各自从中受到了启迪教育,找到了自信,升华了品位。
校园似学海,谭建伟在这学海里正领航遨游,飞向彼岸。此刻,记者突然产生这样的感叹。(□图/文 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刘昌谋)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邵劲松:教苑浇灌写忠诚
下一篇:
记通山县通羊镇宋家桥小学校长成良泉
易秋生,在咸安区教育界可是个响亮的名字。他今年51岁,咸宁高中高三B7、B9班地理老师。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