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更愿做一位燃灯者,在教育的漫漫长夜中,秉持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蒙尘的星辰,只需一缕微光的召唤,便能抖落尘埃,在属于自己的天幕上划出独特的轨迹。这场《神笔马良》的英语情景剧之旅,便是一次以心传心、以光燃光的奇妙际遇。
初燃:星燧初开时的期待
当我以“神笔马良”为引,开启英语戏剧的大门,教室里顿时弥漫起雀跃的气息。家长们“收到,一定参加”的回复,宛如托举梦想的手掌;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这让我想起《周易》所言:“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教育的初始,本就是一场关于期待与信任的神圣约定——我们约定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光彩;约定在团队协作的熔炉里,锻造属于少年的勇气与担当。
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角色选定的难题如巨石挡路。当所有目光聚焦于“马良”,当“贪官”“耕牛”等角色无人问津时,我以“独木难成林,单丝不成线”作喻,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引导。孩子们渐渐明白,《诗经》中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从来不是单音的独奏,而是万籁的和鸣。当学生小宇最终点头接过“贪官”的剧本,当晨晨同学主动为“耕牛”设计憨态可掬的动作时,我知道,集体主义的火种已在他们心中播下。
淬炼:千磨万击中的觉醒
饰演马良的小钊,初次登上舞台时如“惊弓之鸟”,声音带着难掩的怯意。我想起《礼记》中“玉不琢,不成器”的箴言,便与他共读马良“以笔为剑,以善为甲”的精神——那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执着,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他开始在晨光熹微中练习台词,让每个音节都饱含马良的温度;在暮色四合时揣摩步态,让每个转身都流淌着故事的韵律。这般“千淘万漉虽辛苦”的淬炼,终使他在某一日眼中绽放出“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清亮光芒,那是角色与灵魂共振的闪耀。
小宇的蜕变则如“破茧成蝶”。这个向来正直的少年,面对“贪官”的狡黠一度无从下手。我引导他观察“世事洞明皆学问”的生活哲理,教他从“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的反面去捕捉人性的复杂。他便如“庖丁解牛”般,在贪婪的眼神里注入“醉眼视财如虎豹”的阴鸷,在颐指气使的语调中暗藏“笑里藏刀”的机锋。当他最终以“贪官”的形象惊艳全场时,我忽然领悟,教育的奇妙正在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在于唤醒每个孩子潜藏的创造力。
绽放:星河璀璨处的告白
排练的日子里,曾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的迷茫,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持。内向的孩子在鼓励中勇敢地张开了歌喉,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发音不准的孩子在反复练习中找到了韵律,似“铁杵磨成针”。而当舞台的追光亮起,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小钊挥笔时的从容,是“胸中有丘壑”的自信;小宇抚须时的狡黠,是“戏如人生”的通透;就连扮演耕牛的晨晨,也在低首拱背间,诠释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憨厚。那一刻,英语不再是冰冷的字符,而是“天涯共此时”的情感纽带;古老的传说不再是泛黄的典籍,而是“美美与共”的文化桥梁。
演出落幕时,我忽然想起敦煌壁画中的“燃灯佛”,那千年前的慈悲目光,正如今日我们手中的烛火——它不执着于照亮整片夜空,却专注于唤醒每颗星子的自我觉醒。正如王阳明所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塑造完美的模型,而是守护每簇星火的独特燃烧:让怯懦者获得勇气的火把,让内向者找到表达的明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各适其天,各全其性”的滋养中,绽放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丽风姿。
(咸宁市实验小学 王丽娟)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舌尖上的童年记忆
下一篇:
我与实小一起走过的十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获悉,曾经在电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经典角色“江姐”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老师今天凌晨在北京去世,...
我感动于学生的理解与信赖,感动于自己的努力和成长,感动于师生间的默契与共鸣。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唐玲。
编者按: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文艺工作者也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战“疫”,守望相助、共克...
,本届电影节的展映板块亮点颇多,将设立“影界”“原力”“致敬”三大一级单元,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策划推出七个二级单元,增设...
编者的话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艺术可以讲述英雄是怎样的,更能回答英雄何以成为...
创新社会中的全能型人才讲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长)在鄂南高中从事教学、行政工作21年后, 2016年,我调到市教科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