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念
近日,走进咸安区横沟桥镇杨畈村,只见10多个果园在S356省道旁依次排开,形成了十里飘香的瓜果长廊。
一株幼苗长成大树,离不开精心的栽培,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在发展水果种植业的路上,杨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科技助农 点亮生活”文明实践项目给足了支持。
早在2018年,杨畈村就尝试引进了3家合作社(家庭农场),但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种植技术欠缺等原因,每年的水果产量远不及果农的预期。
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解决果农缺乏栽植技术和田间管理问题,带动村民增收,2022年5月,杨畈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结合驻村帮扶单位市农科院,组建了一支30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实施“科技助农 幸福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
经常邀请省农科院果树专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到杨畈村开展果树栽培技术和园间管理方法培训,并邀请专家线上回复果农技术咨询,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一项项先进适用的技术传授给果农,为水果种植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常态化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等,扩宽销售新路径、引导果农改变思想引进四季水果,布局“水果+”产业,使销售周期延伸至全年。
2023年7月,横沟桥镇在大彭湾举办了“甜蜜杨畈 十里果乡”首届葡萄采摘活动,扩大了杨畈水果产业品牌影响力。同年,在杨畈村成立了横沟桥镇水果产业协会,助力产业发展壮大。
项目实施以来,很多果农掌握了科学的农业栽培技术、园间管理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了水果产量和品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村民孟忠智不仅改善了原有的传统种植方式,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充分发挥了“老带新”“一传多”作用,主动传授技术,带动本地3户村民种植无花果和香莲。
春有草莓,夏有桃李蓝莓,秋有无花果葡萄,冬有甘蔗沃柑……如今的杨畈村,水果种植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18家,种植面积达1300亩,种有葡萄、无花果、火龙果、草莓、黄桃、甘蔗等20余种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未来,杨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借助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条件,继续打造十里水果长廊,探索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多业态发展的新路径;发挥横沟桥镇水果产业协会的平台作用,大力推广“横沟桥”公共品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保住老屋 留住乡愁
下一篇:
咸安永安街道南大街社区清除杂物消除安全隐患
在刚刚结束的咸宁“两会”,与会代表和委员就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企业融资问题缓解、保险制度完善等热点经济话题畅所欲...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谭宏宇报道:记者昨悉,第三届湖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上上2020年度湖北“十大美丽乡村”揭晓,崇阳县...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总经理李勇,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志武,市领导杨良锋、乐建舜参加座谈。
新街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精品水果产业,助农增收,努力走出一条和美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毛亚轩“建议将桂花产业发展纳入市区发展战略布局,以此助力咸安区桂花镇发展。同时,从标准化种植、电商...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吴凤友委员建议,产业扶贫要注重全域覆盖推进。参与对象要广泛,实行人人参与产业扶贫,人人为产业...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5日至6日,通山代表团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谈感受、谈打算、谋发展。恳请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武汉至...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丁伟通讯员邓志高“疫情不散,我们不退”,镇守在村组一线的农村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着激昂的斗志。在走访过...
7月23-24日,崇阳县石城镇组织党员干部对全镇因病、因灾导致的1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1户脱贫监测户进行走访。
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产值达658.71亿元,而回首5年前,这一数字尚不足88亿元。近年来,所有促进科幻产业发展的举措,无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