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管理定秩序
近年来,咸宁市水务局围绕打造优质平安水利,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安全工作,坚持建设管理定秩序、质量监督铸品质、安全生产保平安。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无安全生产事故,工程管理越来越规范,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市水务局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始终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规范、标准和法定程序,对工程建设实施管理,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规范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按程序要求进行监管。从去年7月1日起,市水务局配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求,全面实行了招标项目网上运作。我市市管水利工程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与网上电子招标。在评标结束后,办理中标结果公示并及时发布上网。目前我市所有水利项目均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均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全面履行招标监管职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招投标过程中,市水务局严格按相关要求,全面实行资格后审制度,是全市最先实行资格后审的单位,凸显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招投标纪律,阳光透明操作,全面打造廉洁示范工程。
2013年全市(含各县市区)进行招投标项目达22个,金额为2.13亿元;2014年全市进行招投标项目34个,金额为5.24亿元;2015年全市进行招投标项目42个,金额为3.43亿元。到目前为止,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项目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做到了廉洁自律、干部安全。
深化各项改革,规范运作程序。市水务局根据省水利厅相关精神和要求,全面落实分级管理,该市里监管的由市里负责,该县里监管的由县市区负责,工作任务与工作职责明确,极大地促进了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取消了开工报审制度,改为开工备案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取消和下放了行政审批环节。同时,全面规范招投标活动中的相关行为,全面执行省水利厅的《湖北省重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招标投标评分标准》,做到所有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服务工程验收。去年以来,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市水务局严格执行验收程序,对照规程规范进行。截止到目前,市水务局参与验收的项目有咸宁市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淦河城市防洪工程、咸宁市龙潭河香泉映月橡胶坝工程、嘉鱼金水河(渡普段)防洪工程、咸安区北洪港治理、咸安区淦河向阳湖段治理工程、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水力发电厂增效扩容等项目的验收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咸安区大畈陈闸、王畈闸除险加固工程、向阳湖泵站、赤壁市八角坳泵站续建配套工程、赤壁市新店河、宋家河整治工程的分部工程验收工作。
抓好市场监管,严格依法办事。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上,全面落实“五制”管理。全年新开工和跨年度工程全面落实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廉政责任制,使我市应招标的水利工程招标率达100%,应实施监理的工程监理率达100%。
去年,我市所有工程,按照组建项目法人;完成初设、招标工作;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签订施工、监理合同、廉政承诺和水利行业自律承诺书;上报安全生产措施等资料齐全,全部按照建设管理程序进行建设。
全面实行压证上岗制度。将中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五大员的名单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同时要求项目法人将证件进行压证,在进行工程检查时同步检查。
严把市场准入关,凡从事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招标代理等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水利建设市场准入条件,依据核定的经营范围和资质参加工程建设活动。
做好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息网络。市水务局按照上级的要求加快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将在建工程信息录入信用信息系统平台。根据分级管理原则,由咸宁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管的在建项目基本信息已全部录入湖北省水利建设主体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各县市区的在建项目信息录入工作也基本完成。并利用已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监控相关市场主体在我市参与建设情况。
质量监督铸品质
水利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安定。2015年,市水务局克服诸多困难,按分级管理原则,对所有市管工程实行了质量监督全覆盖。
纵横联合,发挥一切力量参与质量监督工作。首先,横向联合,使所有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全覆盖。按分级管理原则,市水务局所管辖的工程主要涉及到中小河流治理、水闸除险加固和泵站更新改造、水库除险加固、电站增效扩容、山洪沟治理等。市水务局相关部门能连合作,无缝对接,共同做好工程的监督工作。通过与各业务科室的横向联合监督,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所有工程能全面覆盖接受质量监督。
其次,纵向联合,规范质量监督程序,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对市管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时,将各县市区质量监督站一并联合作为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写入文件。我市没有市直管工程,所有工程均在县市区里。通过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规范动作,及时提高各县市区质量监督站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为了更好的为县市区做好带头示范作用,认真学习各种规程规范,严格按程序做好每一项质量监督工作。通过纵向联合,既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也间接培训了县质量监督站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能够促进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规范性。
督办重点,以点带面保证工程质量。市水务局要求质量监督站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后,都要留下文字记录,形成工作痕迹。质量监督站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文字形式。一般检查后,会下发质量监督简报,简报中对工程概况和进展情况进行介绍,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如果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较多较严重,会下发质量监督意见书或是质量监督整改通知书,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逐条整改并将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整改结果上报市质量监督站,并附整改过程的音像资料。如果发现存在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问题,将会下发停工通知书,全面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允许复工,同时对参建单位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罚。
严控环节,质量监督程序一项不缺。按照省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对所有市管工程,在质量监督过程中严格按程序办事,一是在工程开工时,必须同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二是在工程开工后,及时办理项目划分报批手续,明确工程主要分部和重点关键部位;三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遇有项目划分调整、重大设计变更等必须报质监站批复和备案;四是在工程实施的各阶段,及时进行质量等级的核定。
2013年到目前为止共对22个属于市级质量监督的水利工程下发了质量监督通知书,下达了质量监督计划,进行了项目划分。通过质量监督巡查检查,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行为存在的问题和工程质量缺陷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到位,使全市在建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对11个工程进行了下发了抽检批复,为水利工程验收提供了准确的工程结构尺寸数据和工程质量数。
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受监率达到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咸安区大畈陈闸和王畈闸除险加固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并且正在申报湖北省江汉杯。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获得了2015年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成绩突出单位通报表扬。
安全生产保平安
安全生产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中,市水务局始终做到“实”字当头,不推卸、不应付、不回避,一盯到底、一抓到底。
安全生产责任全落实。市水务局通过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领导直接抓,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及时对市水利安委会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安全生产专班,明确了安委会成员的工作责任,加强了责任心,各县市区水利局对安全机构也相继进行了调整、补充,做到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具体办事人员,人员上也有所增加,全市共计安监人员23人,进一步从组织上和人员上得到了落实,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安全生产措施抓落实。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跟踪督办,切实做到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该局每年都会进行5-6次以上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由局领导带队,抽调市水务局和防办机关班干部组成检查组,进行徙步拉网式检查。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时还开展了建筑施工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检查、管道管线穿越水利工程安全检查、危化品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市水利工程建设大检查等安全检查行动。通过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不断强化水利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有效遏制施工现场“三违”行为,有效防范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2015年共检查水利工程386处,查出安全隐患50处,全部进行整改。
安全生产基础夯坚实。近年来,为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每到一处工程检查安全生产时,都有文字记录,对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注意事项,都以安全生产简报的形式给予指出,加以整改,对做的好的地方给予通报表扬。全年局党组专题研究安全生产会议4次,局办公会研究布置安全生产工作2次,每月工作例会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共编发《水利安全生产简报》29期。同时也加大安全宣传工作力度。
积极完成了每月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填报工作,全市各县市区水利行业有30家单位进入了“二化”系统的管理,目前该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形成了程序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正规化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据“二化”系统网上2015年12月份统计,到目前为止查出一般隐患1114个,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没有重大安全隐患,检查标准(次)825。
通过扎实严谨的工作,咸宁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多年来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咸宁市水务局连续三年获得了全市安全生产先进(2012年)和优秀(2013年、2014年)单位;获得2014年省水利厅安委会评选的全省水利安全监督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4人次;获得2014年全省水利安全生产信息填报工作先进单位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深入贯彻实施《办法》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
咸宁市打造十三五优质平安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