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待嫁”到“争妍”——温泉旅游之蝶变
万人齐泡温泉
隐水洞
刘家桥
瑶池温泉
美女出浴
温泉戏水
去年,国家旅游局从全国灿若群星的旅游城市中,挑选五个作为第一批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咸宁市作为中部唯一,名列其中。
同时入选的青岛、苏州、丽江和上海徐汇区,在国际旅游界,个个都有响当当的名头。
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城市,咸宁之所以能与这些旅游名城比肩而立,是因为节会产生了巨大效应。
一个产业的兴起,有其特有的“拐点”。
节会就充当了咸宁发展的“拐点”,旅游经济发展的“沸点”。
市旅游局提供的一组数据:200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60.75万人次;2010年,为1157.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4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旅游达1200万人次,年底有望突破1500万人次。
昔日的咸宁,旅游资源待字闺中,旅游景点名不副实,旅游产业裹足不前;如今的咸宁,已是家喻户晓的香城泉都,令人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短短几年间,咸宁旅游品牌不仅倾倒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同时也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肯定。
今年“十一”黄金周的前一天,“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评比结果揭晓,咸宁温泉和神农架、武当山等景区并肩,成为我省十大旅游名片之一。
例如,咸宁素有温泉之乡之称,然而,业内人士对咸宁温泉开发的评价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将温泉资源植入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核,捆绑式发展以温泉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产业,温泉品牌就会给咸宁新一轮发展开辟崭新的空间,插上腾飞的翅膀,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力。”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形成突破性发展温泉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
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 “万人同浴温泉”经典策划,在创造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的同时,咸宁温泉也因此一“泡“而红,世人皆知。第二届旅游节精彩不断,“十里河灯”再次创造基尼斯世界纪录,第三届温泉旅游节更是宾朋满座,56个民族、56对新人情定泉都,又让咸宁举世瞩目。温泉之都、旅游圣地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再次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举办旅游节为契机,全市强力推进“双十工程”、“双十二工程”,以温泉旅游新城为代表的一批新旅游景区拔地而起。
三年前,潜山脚下还是大片的荒地,正是“以节促建”,一个以碧桂园、温泉谷、三江森林温泉、通圣太乙温泉等各具特色的温泉景区为构架,占地50多平方公里的旅游生态新城初步建成,成为华中地区休闲养生胜地。
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咸宁各大温泉酒店爆满,“一站难进、一车难停、一房难觅、一池难泡”。普通市民,也纷纷投身旅游产业,有的制作销售旅游商品,有的开起了餐馆,咸宁街头一下子冒出的大小旅馆更是数不胜数。
几年前,有关人士预言:咸宁的温泉,将有一次酣畅的喷涌,三年后变成了现实。温泉,曾经待字闺中,如今比肩群秀;节会,热了旅游,火了咸宁!(文:刘文景 朱哲 图:大乐 程昌宗)
编辑:lijie
上一篇:
从“泉池”到“泉都”——温泉城市之转变
下一篇:
从“短板”到“扎堆”——咸宁工业之嬗变
相关新闻
-
中韩艺术家香城同台献艺
九月的咸宁,风清桂香。昨夜,市会议中心鼓声激昂,韩国全罗北道艺术团走进香城泉都,以韩国民俗歌舞为主体,穿插咸宁特色文...
-
四论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
中国共产党咸宁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会员成员名单
-
市长任振鹤在京会见素林(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