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三万”活动回眸之二]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农村发展添活力
“三万”活动是鄂南史无前例的农情大调查、规模空前的亲民大行动,更是创新群众工作的干部大练兵,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均创历史纪录。
三个月时间,全市各级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信息、送项目、送服务、送温暖的“七送”活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很多年没有见到干部这种进村入户的好作风,看来这次为民办实事是‘搞真的’了。”这是赤壁市中伙铺镇杨家岭村村民的感慨。
赤壁市民政局“三万”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农业科技和计划生育政策手册、农村社会救助宣传单,利用午间和傍晚时间走访村民,宣传惠民政策,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增收致富措施。
“村里的饮水问题,百姓意见很大,急需整治改造。”“村里的道路虽然通到村部了,但有些通组公路还需修通。”
这是村民期盼,也是通山县交通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干部的心中牵挂。
4月7日,县交通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在局长李俊的带领下分成11个小组共30多名干部赶赴燕厦乡新庄坪村,将问题记在“民情日志”上,一项一项落实到人,一件一件解决。
市委组织部、市房产局、市卫校联系通山县九宫山镇程许村和排楼村。
前几年,横石河下游修建了一个电站,导致水位上升,泥沙淤积,河岸崩塌,这两村近百亩农田受到严重影响。
“三万”工作组进村后,迅速组织市、县水利部门到现场进行勘察并立项,决定投资30万元,护砌250米河堤。
问题得到解决,村民们奔走相告。新护彻的河堤,在程许村和排楼村老百姓心坎上构筑起了一道民心堤。
“三万”活动中,市、县两级991个工作组共争取帮扶项目1952个,计划投资1.37亿元。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有力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基础设施大改善
4月26日下午,北港镇沉山村7名村民代表,向通城县“三万”活动办公室送来了由80多户村民自发签名的感谢信,感谢县国土资源局工作组真心实意办实事、千方百计解民忧。
工作组做了些什么,让村民如此感激?
壮大经济实体、强化村级服务、解危扶贫济困,件件办到村民心坎上。
县国土资源局工作组进驻沉山村后,开发油茶基地400亩、西瓜基地100亩,解决了村组经济“空壳”的遗憾;
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没有围墙,设施简陋。工作组多方筹资5万余元,把办公活动场所装饰一新,增强了服务功能;
村级公路中一座桥年久失修,不能通行。工作组筹资10万余元修好大桥;
特困户得到有效救助。双目失明的聂秋保老人说:“还是共产党好!谢谢工作组!”
感谢信中表达了村民们的深情:你们真正做到了急为民所急,想为民所想,我们全体村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不张扬、不渲染、低调的工作作风不仅仅是驻沉山村工作组才具有。
咸安区大幕乡石桥村地处偏远山区,有水田旱地3000余亩。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处于抛荒和半抛荒状态的有500多亩。
区公路局“三万”工作组了解到,村里出现一批种养大户,8个最大种田户种了600余亩田地。然而,大户也有难处:风险大、投入多,收入预期并不理想。有的大户也想外出打工。
驻村干部决定帮一把。3月29日,他们购买5000公斤化肥和100公斤稻种,无偿送到种田大户家中,鼓励、引导他们继续种田。种田大户不仅都留了下来,还扩大了200多亩的种植面积。
石桥村境内的蔡桥河一段河堤去年被洪水冲垮,堤下200余亩农田无法耕种。“三万”工作组立即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测,修复河堤,让农田排灌无忧。
全市各级“三万”工作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着力农村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捐赠物资折合资金1543.14万元,直接帮扶资金达7737.26万元,为农村经济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乡村旧貌换新颜
赤壁市易家堤村是移民新村,危房改造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兵营式的破旧房屋如今是一栋栋小洋楼。
硬件上去了,但村民整体素质有所欠缺!行走在易家堤村,成群的鸡鸭穿街过巷,犬吠羊叫不绝入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道路两侧花坛树木枝断干损,村容村貌不堪入目。
赤壁市扶贫办“三万”工作组与村支书李三明、村主任吴义元共同研究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方案,动员村民做好清洁卫生、创造清洁家园环境。
身入心入,才能真正地替群众办实事,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万”工作组干部和村党员干部一道手执扫帚、铁锹对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打扫,清理乱堆乱放的杂物。
赤壁市扶贫办投资17万余元,在易家堤村道路两侧花坛补栽花卉苗木4万余株;采购2万元金水桔种苗,开展送果树下乡活动, 2000余株果树苗不到一天时间全部栽种在农户的庭前院后。
易家堤村“脏乱差”得到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精神风貌如今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
初夏季节,天气越来越炎热。咸安区公路局“三万”工作组发现大幕乡石桥村有些湾子生活垃圾随意倒、牲畜粪便四处有,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
卫生村湾、清洁家园整治行动迅速展开。
“三万”工作组调用2辆农用车,与村干部、村民一起对垃圾堆积比较严重的三个组开展集中清运,共清运垃圾10余吨。同时向村民宣传卫生知识和健康生活习惯,引导村民“垃圾处理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卫生习惯好,房屋收拾好”。
全市“三万”工作组从规划入手,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着力改变农村面貌。市委办公室、市城投公司工作组在咸安区双溪村开展农家书屋建设、供电设施线路整修、通村公路指标争取、卫生村湾环境整治等“十件实事”。目前,“十件实事”均已落实到位。
全市“三万”活动中,鄂南乡村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山清水秀的乡村家园正在成为城里人向往的花园。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全市“三万”活动回眸之三]架起干群连心桥
下一篇:
[全市“三万”活动回眸之一]最美足迹印南鄂
相关新闻
-
咸宁市供电公司连夜施工为水库泄洪提供电力保障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秉政)7月11日晚,市供电公司配电抢修人员连夜施工,22时成功接通电源,给温泉肖桥村11组塘尾钱水库...
-
"旅游一卡通"再掀惠民潮 600市民办卡游景区
-
二论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
各部门迎战旅游节扫描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