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青年楷模何功伟(十)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6-11 16:40
何功伟,又名何明理,化名何彬、何斌。1915年出生于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村,1941年牺牲于恩施。

(上接第9期)

年会由会长雷荫民主持,几个社友讲过之后,何功伟站起身来发言。他说:“亡国危机,迫在眉睫,扶摇社能不能扶摇直上?在你们的心灵里,是不是已经感到苦闷,感到忧虑了?”接着用信心百倍的口气谈到民族危亡固然严重,但坚持抗战的前途是光明无比的。他分析和预测:“即使咸宁、武汉沦陷,日寇也不可能完全打通和控制粤汉线,我们却可以在敌后的鄂南开展持久的抗日游击战,直至最后胜利。”谈到这里,他的眼睛闪烁着希望和坚信的光芒,因势利导地指出:“鄂南是武汉东南的屏障,而咸宁又地处鄂南中心,诸位同学都是土生土长于咸宁,完全可以在家乡宣传抗日,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何功伟的一席讲话句句扣人心弦。年会上,大家决定:立即设立民众阅览室,开办民众夜校。

随后,何功伟开列书籍清单,派雷同去武汉购买进步书籍和抗日书刊。不几天,柏墩民众阅览室开放了,《论政党》《母亲》《海上述林》等书籍书刊都摆到桌面上供大家阅览。阅览室吸引了大量附近的学生和店员,也是扶摇社友学习革命理论的阵地。何功伟也常来这里,指导大家阅读,教大家唱他最爱唱的歌:

轰轰轰!哈哈哈轰!

我们是开路的先锋。

不怕你关山千万重。

……

挺起了心胸,

团结不要松,

我们是开路的先锋!

不久,在何功伟的领导下,柏墩、山南畈和大屋雷村的民众夜校办起来了。每到晚上,留声机一响,前来上夜校的男女老少,一围就是上百人。从武汉刚回的何功楷嗓子好,他向围拢来的民众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有时,何功伟亲自赶到夜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国内外形势,讲解抗日救亡的道理,深受民众欢迎。

7月,何功伟先介绍功国、功济和雷同等3人首先加入中国共产党,设立了柏墩支部,雷同任支部书记。过了几天,雷同等人又发展扶摇社社友徐弘毅、胡明哲等入党。8月,何功伟指示雷同等人扩大扶摇社,吸收新社友,扶摇社由10多人激增到20多人。不久,这些社友绝大多数成了共产党员。这些发展的新党员又随即四路出兵,分头到各地去继续发展党的组织。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咸宁县的共产党员就发展到100多人,建立了柏墩、大幕山区、桃坪、马桥等4个区委,党的有组织的活动几乎遍及全县。

何功伟非常重视对新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在柏墩,他亲自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重点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他严肃地要求每个党员牢记党的最高理想和当前的抗日救亡任务,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何功伟同志以他卓越而有成效的斗争,在咸宁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烈火,培养了革命火种。

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何功伟找到在新四军大畈通讯处的中共阳(新)通(山)中心县委,与黄潜德、潘继汉、林平等组建中共咸宁中心县委,书记何功伟,组织部长潘际汉,宣传部长黄全德。

鄂南党组织逐步恢复发展后,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在咸宁、大冶两个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组成中共鄂南地区特别委员会(简称鄂南特委 ),统一领导鄂南10县的工作。1938年8月,中共鄂南特委在咸宁仙人墩正式成立,特委书记是何功伟,组织部长刘青,宣传部长黄全德,特委委员有郭益进等人。鄂南特委建立后遵照党中央关于华中工作的指示以及当时保卫武汉的需要,迅速将党员派往各地。何功楷、钱远镜、李一戎到咸宁。王锡珍(陈约珥)、王佛炳、刘光前到崇阳;张进、江国忠到蒲圻;刘青、黄全德、郭益进、彭济时、胡特庸、侯彦、赵龙骧等到阳新、大冶;黄菊庄、甘佐皋到通城;潘际汉、窦联顺到通山;肖子南、王健民、舒江皋、王水、潘斌、许保民、许大鹏等人到武昌。

在何功伟的领导下,中共鄂南特委在恢复、发展党组织和宣传、组织群众抗日的同时,抓住时机,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进一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一)大力训练干部。早在恢复党组织的初期,鄂南各级负责人就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一方面选派优秀青年去延安抗大、八路军武汉农民训练班、汤池训练班等处学习,另一方面各县县委成立后,通过党员训练班、青年农民训练班、抗日学校形式,培训了大批的干部。如武昌县委王健民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张执一,在武昌龙泉江王村办的抗日学校和崇阳县委王佛炳在华坡办的抗日学校,都办得很好。

(二)积极物色军事干部。开展游击战争,需要懂军事的干部。鄂南特委一方面积极寻找流散在鄂南的红军干部。如张曙光(汉川人,长征路上被打散后,长期隐蔽在武昌青山咀当长工,在汉川恢复党的关系后,又回到鄂南。)与天汉苏区干部祁曙东。在这一时期归队的红军军事干部还有红军连长王儒林(后更名王苏、王一鸣),红军手枪队班长程贤友等人。另一方面动员有军事斗争经验的各类人员出来打游击。咸宁县委成功地团结何寰桢,就是动员旧人员的一例。何寰桢当过县保安团长,有军事工作经验,在旧军人中有号召力。特委书记何功伟向他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劝他以民族大义为重,共赴国难。他后来出任了我党领导的咸宁自卫大队二队队长。

(三)四处收集枪支弹药。8月,西北军六十旅旅部设在大冶县委统战部长冯玉亭家,冯玉亭与该旅旅长很熟。10月中旬,该旅撤往湖南时,将带不走的70多支步枪及一批弹药和军需物资交给冯玉亭。10月下旬,许大鹏等在家乡油坊岭以乡村促进会的名义组织群众收集枪支,他们一面自己捡枪捡子弹,一面从散兵手里买,三五块银元一支步枪,一二十块银元一挺机枪。有一次,他们还从一口水塘里捞起机枪6挺,步枪100多支,子弹近万发。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收集步枪400多支,机枪20挺。在这期间,中共咸宁、崇阳、武昌县委也组织收集了一批枪支子弹。

在此期间,何功伟亲自参与了咸宁县人民抗日武装的组建,并在挂榜山直接领导首次战斗。

8月中旬,何功伟召集雷同等人在柏墩中田畈召开党的会议,研究建立抗日武装准备工作。会上,何功伟强调指出来三个问题:一是与会者要动员家里带头,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保证人民武装的给养;二是要发动在大革命中打冲锋的人员或其亲属,踊跃参加抗日武装,并以他们为骨干;三是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团结、争取本地士绅,利用各方面的关系,联合建立抗日武装。

与会者都同意何功伟的意见,并一致认为,家住中田畈的巨绅何寰桢,虽然过去曾一度反共,但具有爱国思想,支持抗日,而且很有影响,也懂军事,应该把他列为重点“统战对象”。

何功伟主动去做何寰桢的工作,向他宣传我党全民抗战的主张,诚恳地动员何寰桢共赴国难。何寰桢深受感动。

1938年10月18日至11月9日,鄂南各县相继沦陷。1938年10月18日、20日,阳新、大冶县城陷落。日军又兵分三路进犯:一路沿富水进攻通山;一路沿三溪口、杨畈进攻咸宁;另一路经大冶向金牛、贺胜桥进犯。第九师团于29日占领咸宁县城,30日侵占汀泗桥。到11月4日,汀泗桥、柏墩、小岭相继失守。

咸宁沦陷后,国民党军队蜂拥南溃,日寇的飞机在咸宁狂轰滥炸,烧了咸宁城,又烧柏墩街;他们在公路沿线设了一个个据点,扯起了一面面太阳旗。就在咸宁城沦陷的当天,何功伟同志带领一支人马,扛起了国民党溃军丢弃的枪支,登上挂榜山,举起了人民武装抗日的战旗。此时,何寰桢毅然把自己的衣袍剪短,加入抗日武装的行列。何功伟请他做队长,带着大家一起在山林里练兵。

11月初的一天,哨兵报告:日寇的一个小分队,朝着鸣水泉的方向袭来。何功伟、何寰桢和雷鸣等人带着游击队员,立即赶到鸣水泉边的山头,作好伏击日寇的准备。

鬼子靠近鸣水泉。

“打!狠狠地打!”何功伟下达了向日寇开火的命令。顿时,千百发仇恨的子弹迸然而出,“噼噼啪啪”的枪声震荡着山谷。鬼子乱作一团,他们没有想到就在离据点几里路的地方,会杀出一支抗日人马。鬼子兵盲目地还击了一阵,不敢恋战,狼狈而逃。

“伏击成功!”队员们高兴地庆祝这一仗在鄂南打响了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书荐读
下一篇: 曲调考辨探唐韵 乐府新研溯旧音 ——读《唐乐府曲调音乐形态考辨与传播路径研究》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