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多端 登峰造极
王羲之的行草书作品,章法上变化多端,常将行与行之间距离拉开或压紧、疏密变化随字的大小参差变化而变化,有时连绵几个字首尾相连、气势贯通,这在王羲之之前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其书法中笔法的变化,行草书作品讲究相同的笔画或偏旁成不同形态,称为“同旁异变”,使人看了不觉雷同、有新鲜感,如王羲之《丧乱帖》。最高明的是王羲之在一笔之内笔法常带有提按顿挫转等动作,加之墨色浓淡枯湿自然映衬其间,将中国书法技艺推向巅峰。自王羲之后,技法上无有过其项背者,而只有风格与形态的改变罢了。
我们今天如何欣赏书法?当然首先是书写者高超的书写技巧。只有技进而道,才能将书法之形、之法上升为一种“势”,古人说“形能造势”,书法有了“势”,才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卢方祥)
王羲之的行草书作品,章法上变化多端,常将行与行之间距离拉开或压紧、疏密变化随字的大小参差变化而变化,有时连绵几个字首尾相连、气势贯通,这在王羲之之前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其书法中笔法的变化,行草书作品讲究相同的笔画或偏旁成不同形态,称为“同旁异变”,使人看了不觉雷同、有新鲜感,如王羲之《丧乱帖》。最高明的是王羲之在一笔之内笔法常带有提按顿挫转等动作,加之墨色浓淡枯湿自然映衬其间,将中国书法技艺推向巅峰。自王羲之后,技法上无有过其项背者,而只有风格与形态的改变罢了。
我们今天如何欣赏书法?当然首先是书写者高超的书写技巧。只有技进而道,才能将书法之形、之法上升为一种“势”,古人说“形能造势”,书法有了“势”,才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卢方祥)
图为王羲之《丧乱帖》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董其昌《松溪图》——水墨绘松溪 行草书桂枝
下一篇:
王羲之书法(一)